文章解析

qiān
jiāng
shān

朝代:金作者:李俊民浏览量:1
céng
yún
shān
làn
màn
chóu
zhàng
suí
chù
liú
jīn
jiǎo
qiān
shuǐ
zhōng
jiān
zhǐ

译文

曾经用烂漫的云山来回报自己,拄着藜杖走到哪里都被外国商人挽留。如今脚力怎么能到达千里之外,只能在水墨画中间卧游浮想。

逐句剖析

"曾把云山烂漫酬":曾经用烂漫的云山来回报自己,

"杖藜随处贾胡留":拄着藜杖走到哪里都被外国商人挽留。

"如今脚力那千里":如今脚力怎么能到达千里之外,

"水墨中间只卧浮":只能在水墨画中间卧游浮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千里江山图(其一)》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回忆往昔以烂漫云山自酬、拄杖藜杖任贾胡挽留的经历,对比如今脚力难及千里,只能在水墨画卷中浮沉的境况,展现了时光流逝与境遇变化。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将往昔与当下相联系,传递出复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追忆和现实处境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末元初文学家

李俊民(1176~1260),金代文学家。字用章,号鹤鸣老人,谥号庄靖先生,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后弃官教授乡里。李俊民能诗文,在金末元初文坛上有很高的文名。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其词多为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文“冲淡和平,具有高致”。主要作品有《姚子昂画马》《谒金门·和邦直》《重修浮山女娲庙记》等。著有《庄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曾把云山烂漫酬”,此句回忆往昔,诗人以烂漫的云山作为精神的慰藉与回报,“烂漫”一词写出了云山的绚烂美好,也暗示了当时心境的开阔与自在,为后文的今昔对比埋下伏笔,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杖藜随处贾胡留”,描绘出诗人往昔拄着藜杖游历,所到之处连外国商人都挽留他的情景,“随处”体现出游历范围之广、人缘之好,“杖藜”则勾勒出其悠然的行旅姿态,展现了过去自在洒脱的生活状态。​“如今脚力那千里”,转写当下,“那千里”直白地表达出如今脚力衰退,难以再行千里之路的现实,与前文的游历形成鲜明对比,简单质朴的语言中透着对时光流逝、身体衰老的无奈与怅惘。​“水墨中间只卧浮”,写出如今只能在《千里江山图》的水墨之中浮沉的境况,将现实中无法远行的遗憾寄托于画卷,“卧浮”一词形象地表现出在画中神游的状态,既含对画作的依赖,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金·李俊民《太平泉 其二》

下一篇:金·赵秉文《登万寿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