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áng
chāng
líng
jiāng
níng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3
duì
jiǔ
chàng
rán
bēi
sòng
jūn
míng
shí
wèi
yòng
bái
shǒu
gōng
wén
guó
cóng
guān
cāng
qiān
qún
gōng
mǎn
tiān
què
guò
huái
shuǐ
jiù
jiā
chūn
zhǔ
cháng
jiāng
lóu
wén
jūn
xíng
pín
wàng
nán
zhōu
qióng
xiàng
mén
hán
dēng
jìng
shēn
běi
fēng
chuī
wēi
xuě
bào
bèi
kěn
tóng
宿
jūn
xíng
dào
jīng
kǒu
zhèng
shì
táo
huā
shí
zhōu
zhōng
ráo
xìng
shàng
duō
xīn
shī
qián
qiú
qiě
shēn
pán
huáng
wèi
wǎn
jūn
qīng
yún
jiā
cān
fàn

译文

面对着酒杯沉默不语,今日里满怀愁绪为您送行。圣明的时代得不到重用,突然皓首攻文。到江南水乡去当个小官,风波经历几千里。诸公挤满了朝廷,只有您一人在渡过淮水。我家曾住在富春的江渚,常常回忆起那临江的高楼。自从听说您要前去,叫我频频望着那南徐州。独居僻巷紧闭着门,夜晚寒灯静照着深屋。北风吹起微雪,抱着被子愿意同住宿。您这一路走到京口,正是桃花盛开之时。舟中自会大发感兴,湖上定能多写新诗。虬龙且要深潜屈蟠,黄鹄高飞也不论早晚。请爱惜您高尚的器识,也要务必保重身体。

逐句剖析

"对酒寂不语":面对着酒杯沉默不语,

"怅然悲送君":今日里满怀愁绪为您送行。

# 悲送君:一作“愁送君”。,怅然:失意不乐貌。

"明时未得用":圣明的时代得不到重用,

# 明时: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盛世。

"白首徒攻文":突然皓首攻文。

# 攻文:一作“工文”。

"泽国从一官":到江南水乡去当个小官,

# 从:任职。,泽国:水乡,江南水量丰富,故云,此处指江宁。

"沧波几千里":风波经历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诸公挤满了朝廷,

# 天阙:皇宫前的望楼,此处指朝廷。

"独去过淮水":只有您一人在渡过淮水。

# 淮水:即淮河,赴江宁须经此河。

"旧家富春渚":我家曾住在富春的江渚,

# 富春渚:富春江,为钱塘江上游,在今浙江富阳县南。渚:水中小洲。岑参父植曾任衢州司仓参军,衢州在富春江上游衢江,参随父曾居此。

"尝忆卧江楼":常常回忆起那临江的高楼。

# 卧江楼:无考。当指富春江畔一小楼,岑参曾居于此。

"自闻君欲行":自从听说您要前去,

"频望南徐州":叫我频频望着那南徐州。

# 南徐州:东晋南迁,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故云。参父植曾任江南东道润州句容县令,治所属南徐州辖地。,频望:一作“频梦”。

"穷巷独闭门":独居僻巷紧闭着门,

# 穷巷:冷僻简陋的小巷。

"寒灯静深屋":夜晚寒灯静照着深屋。

"北风吹微雪":北风吹起微雪,

"抱被肯同宿":抱着被子愿意同住宿。

"君行到京口":您这一路走到京口,

# 京口:今江苏镇江。

"正是桃花时":正是桃花盛开之时。

# 桃花时:桃花开在阴历二月,送别时是冬天,等王昌龄走到京口时,已在二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了。

"舟中饶孤兴":舟中自会大发感兴,

# 孤兴:指感时触景,而独自幽赏。陆机《文赋》:“对穷迹而孤兴。”指感时触景,而独自幽赏。,饶:多。

"湖上多新诗":湖上定能多写新诗。

"潜虬且深蟠":虬龙且要深潜屈蟠,

# 蟠:深屈而伏。此处以潜虬比拟王昌龄才华横溢而不得重用。,虬:传说中有角的龙。

"黄鹄举未晚":黄鹄高飞也不论早晚。

# 黄鹄举:一作“鹤飞来”。黄鹄:天鹅。举:高飞,此处也以黄鹄拟王昌龄。

"惜君青云器":请爱惜您高尚的器识,

# 青云器:青云器,指廊庙才。器:才具。《史记·范雎传》:“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努力加餐饭":也要务必保重身体。

# 努力加餐饭:借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句,此处告慰好友远行多自珍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为友人王昌龄贬谪江宁而作的五言古诗。全诗以冬春交替的时空为轴,交织着对友人才华的叹惋、仕途坎坷的悲悯与精神坚守的期许。诗中“明时未得用”直指盛唐背景下贤士沉沦的荒诞,“潜虬深蟠”“黄鹄举未晚”则以虬龙潜渊、黄鹄待举的意象,既暗喻王昌龄暂屈下僚的境遇,又寄托其终将腾跃的信念。岑参以“穷巷闭门,寒灯对雪”的孤寂场景共情友人的凄凉,又借“京口桃花”的想象春景,将现实的苦寒转化为诗意的慰藉。全篇情感层层递进,从饯别的怅惘到对未来的勉励,语言质朴却饱含张力,在盛唐送别诗中独树一帜,既延续了“海内存知己”的深情传统,又以“努力加餐饭”的平实叮咛,凸显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值王昌龄因“不护细行”遭贬谪至江宁(今江苏南京)。岑参于饯别宴上挥毫作此五言古诗,既是对友人仕途坎坷的深切共情,亦是对盛唐人才沉沦的隐晦批判。诗中“明时未得用”直指朝廷对贤士的错待,“潜虬深蟠”“黄鹄举未晚”则以虬龙潜渊、黄鹄待举的意象,既暗喻王昌龄暂屈下僚的境遇,又寄托其终将腾跃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融合​​咏史怀古​​与​​人生哲理​​的复合的送别诗​​。全诗以友人王昌龄贬谪江宁为背景,通过“明时未得用”的愤懑与“潜虬深蟠,黄鹄举未晚”的隐喻,交织着对盛唐人才沉沦的痛切反思与对个体精神坚守的崇高礼赞。凸显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切关怀与对历史荒诞的隐性批判。

2. 写作手法

比喻:“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中“潜虬”“黄鹄”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物,诗人用它们来比喻友人,希望友人能像潜虬一样暂时潜伏,等待时机,像黄鹄一样高飞远举,实现自己的抱负,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对比:“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将友人独自前往江宁与朝廷中众多官员形成对比,突出了友人的孤独和不得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不平。借景抒情:诗中“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通过描写北风吹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想象:“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则通过想象友人到达京口时桃花盛开的美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

3. 分段赏析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这四句,是诗人为即将前往贬所的王昌龄饯行时的情景。彼时悲凉忧郁的氛围弥漫,众人对斟,却因内心沉重而欲言又止。在这清明之世,本应大有作为,可王昌龄却难获君臣遇合,反遭贬谪。诗人不禁喟叹,王昌龄空有绝世诗才与出众文采,却无法在朝廷施展经世抱负。“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此四句描述王昌龄赴江宁就任微职,路途漫长,需跨越千山万水。同时,诗人感慨朝廷官员众多,唯独王昌龄被弃,只能独自流落异地,倍感寂寞孤独。“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从王昌龄即将前往的江宁贬所,引发诗人对往昔居住之地的回忆。这之中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的深切关怀与牵挂,仿佛追随着好友的征帆,一路延伸至江南水乡那留存着少年悲喜的地方。“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描绘出诗人独居穷巷,唯有一盏孤灯相伴,屋外北风裹挟着雪花肆虐。在这般寒凉情境下,诗人念及即将远行、漫漫征途孤身一人的王昌龄,料想其处境比自己更为凄凉。情之所至,临别之际,诗人邀好友再同宿一夜,互诉冷暖。“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这是诗人对王昌龄南行的想象。他设想王昌龄抵达京口时,正值桃花烂漫。即便孤舟独行,面对这春意盎然之景,王昌龄也定会诗兴大发,佳作频出,整个人也随之精神振奋。“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诗人在此高度赞赏王昌龄才华卓越。虽当下未获明君赏识与重用,但如同蛰伏的潜龙、待飞的黄鹄,终有一日能青云直上,大展宏图。最后,诗人诚挚叮嘱王昌龄保重身体。

4. 作品点评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是唐代诗人岑参为送别友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古诗。全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对挚友深切的挂念与诚挚的祝福,诗人忆起旧居时光,回味曾于陋屋同宿的往昔;遥想友人远行的路途,想象对方在春光中诗兴大发的情景。将自己代入好友的境遇,与之同欢喜共悲伤,这份真挚的情谊无需多言,已跃然纸上。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却饱含丰沛情感,诗人思绪纷飞,尽是对友人的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玉屑金溶,无论俗雅,皆知至宝,惊惊服服。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此诗每四句一换韵,凡换五韵,而先用悲同,后作慰语,布局既整,意亦周至。

不详《历代诗评注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铉《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下一篇:唐·王绩《夜还东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