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chūn
dào
táo
yuán
rén
dào

朝代:金作者:元好问浏览量:1
chūn
dào
táo
yuán
rén
dào
bái
liú
láng
hóng
yún
dǎo
zhuó
chóu
chūn
huán
cǎo
cǎo
dōng
fēng
huā
sǎo
guò
yǎn
fēng
huā
rén
nǎo
cuò
xún
fāng
gèng
yuē
míng
nián
zǎo
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lǎo
shì
jiān
yuán
zhǐ
qíng
hǎo

译文

春天来到了桃源,但是人却无法到达那里。头发花白的刘郎,错误地进入了一个像红云笼罩的岛屿般的地方。即使有心回应春天,也显得匆忙潦草,东风吹了一夜,花儿就像被清扫过一样。眼前美好的风花景色,只能让人徒增烦恼。已经错过了赏花的美好时机,只能再约定明年早点来欣赏。倘若上天也有感情,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看来这世间原本还是没有感情的好。

逐句剖析

"春到桃源人不到":春天来到了桃源,但是人却无法到达那里。

"白发刘郎":头发花白的刘郎,

# 白发刘郎:原指传说中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刘晨。唐代刘禹锡重游玄都观,也自称“刘郎”。

"误入红云岛":错误地进入了一个像红云笼罩的岛屿般的地方。

"著意酬春还草草":即使有心回应春天,也显得匆忙潦草,

"东风一夜花如扫":东风吹了一夜,花儿就像被清扫过一样。

"过眼风花人自恼":眼前美好的风花景色,只能让人徒增烦恼。

"已挫寻芳":已经错过了赏花的美好时机,

"更约明年早":只能再约定明年早点来欣赏。

"天若有情天亦老":倘若上天也有感情,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

"世间原只无情好":看来这世间原本还是没有感情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光易逝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上阕描绘了春天已至却未能及时欣赏的遗憾,以及东风吹落花瓣的惋惜。下阕则表达了对美景易逝的烦恼、错过美景的遗憾、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时光无情的无奈叹息。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短暂和时光无情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词的开篇“春到桃源人不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无人欣赏,营造出一种遗憾的氛围。诗人以“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比喻自己误入美好却短暂的境地。通过“东风一夜花如扫”,表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下片“过眼风花人自恼”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天若有情天亦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上片:“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开篇营造出一种空灵、美好的氛围,“春到桃源”描绘出一幅春日美景图,“人不到”则有一种遗憾之感。“白发刘郎”的形象给人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误入红云岛”增添了几分偶然与迷茫,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这句将情感推向一个小高潮。“著意酬春”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然而“还草草”却体现出这种努力的仓促与无奈。“东风一夜花如扫”形象地描绘出春花的凋零,暗示时光的匆匆流逝,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下片:“过眼风花人自恼。已挫寻芳,更约明年早。”着重描写人物的情感。“过眼风花”强调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人自恼”直接点明了人物内心的烦恼。“已挫寻芳”表达了错过赏花的遗憾,“更约明年早”则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明年及时欣赏到美好的春光,有一种自我安慰的意味。“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是全词的升华。“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经典诗句,表达出时光无情、世事沧桑的感慨。“世间原只无情好”则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认为或许无情才能避免因情感和时光带来的痛苦,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豁达交织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金·王庭筠《题南山友云亭》

下一篇:金·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