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辛亥年三月,
# 辛亥:金太宗天会九年,即1131年。
"春事婉婉":春日风物柔婉动人。
# 婉婉:温和柔美之意。
"东城杂花间":东城杂花之中,
"梨为最":梨花开得最为繁盛。
"去家六年":我离开故乡已六年,
"对花无好情悰":面对花开却全无赏玩的兴致,
# 情悰:心情意绪的意思。
"然得流坎有命":幸而懂得人生起伏皆有天命,
"无不可者":便也无甚不可接受。
"古人谓人生安乐":古人说人生只求安乐,
"孰知其他":何必知晓其他,
"屡诵此语":屡屡诵读此言,
"良用慨叹":心中满是慨叹。
# 用:以也。,良:长也。
"插花把酒":今日插花饮酒时,
"偶记去年今日事":偶然记起去年今日之事,
"赋十数长短句遣意":便赋长短句十余行排遣心绪,
"非知心人":这情意若非知心人,
"亦殆难明此意":恐怕难以明了。
"以仙吕调满江红歌之":于是以仙吕调《满江红》歌唱,
# 仙吕调:燕乐二十八调中七宫之四。
"是月十五日":时在当月十五日,
"玩世酒狂":自号“玩世酒狂”。
"翠扫山光":苍翠浸染山峦风光,
"春江梦、":春江如梦,
"蒲萄绿遍":葡萄般的绿波铺展四方。
# 蒲萄:即葡萄,形容春天碧绿的水色山光如葡萄一般。
"人换世、":人间换了世道,
"岁华良是":岁月依旧流逝,
"此身流转":我这身躯仍在漂泊奔忙。
"云破春阴花玉立":云散处春阴褪去,梨花如玉般挺立,
"又逢故国春风面":又似遇见故国佳人的秀丽容光。
"记去年、":犹记去年此时,
"晓月挂星河":晓月悬挂星河,
# 星河:银河。
"香凌乱":花香凌乱萦绕身旁。
"年年约":年年与春光相约,
"常相见":盼能常相见。
"但无事":只愿身无烦事,
"身强健":体魄强健。
"赖孙垆独有":幸好孙楚的酒垆仍在,
# 孙垆:孙楚楼,古金陵酒楼。
"酒乡温粲":酒乡里自有温暖灿烂。
# 温粲:柔丽也。
"老骥天山非我事":如老骥驰骋天山的功业非我所求,
# 天山: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之典。
"一蓑烟雨违人愿":披一蓑烟雨归隐也违背心愿。
"识醉歌、":深知醉中放歌,
"非壮一生心":并非能让一生志向得以施展,
"狂嵇阮":只是想学嵇康、阮籍那般疏狂傲然。
# 嵇阮:魏晋狂放之士嵇康和阮籍。
金代文学家
蔡松年(1107~1159),金代文学家。字伯坚,自号玩世酒狂,又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宣和末年,跟随父亲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亲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病逝,追封吴国公,谥文简。蔡松年工诗善词,在词坛上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其诗风清峻,词作清丽,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和归隐的愿望。他作词崇尚苏轼,不仅多处化用苏轼诗词中的句子,而且还有多首追和苏轼之作。著有《蔡松年文集》《明秀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怀词。展现了词人虽心向山林隐逸的志趣,或钦羡魏晋名士的疏狂放达,却因身不由己的现实处境,种种向往皆成空想。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插花把酒,偶记去年今日事,赋十数长短句遣意,非知心人,亦殆难明此意。”离家千里都是因为江山易主,时代动荡,实在是万不得已。故此,他伤一己之飘泊无据,变幻不定,慨叹自身与世事人情一样,都不能跟循环不息,变换如故的自然相比。去家六年的情怀,就是这样的百感交杂,悲哀无奈。尽管东城春花争艳,有亭亭玉立之姿,词人也“无好情”去欣赏。起兴:“以仙吕调满江红歌之,是月十五日,玩世酒狂翠扫山光,春江梦、蒲萄绿遍。”以“翠枝绿叶”“蒲萄绿”的江水等充满生机的春景起兴,既是对序中“春事婉婉,土风熙然”的具体呼应,也为下文情感的展开铺垫了基调。“云破春阴花玉立,又逢故国春风面。”由春景中的“花”等景物,自然联想到“故国”“记去年”,从实景过渡到回忆,起兴手法让情感的转换自然流畅,景成为连接当下与往昔、现实与回忆的纽带,使下文的忆旧与抒情显得顺理成章。用典:“识醉歌、非壮一生心,狂嵇阮”这里的“嵇阮”指魏晋时期的嵇康和阮籍,二人皆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满司马氏政权,常以醉酒、狂放的行为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词人借此典故,表明自己看似醉歌狂放,并非一生本愿如此,实则是借效仿嵇阮的狂放,抒发内心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头三句,直接描绘出东城三月的春景,这是对序中“春事婉婉,土风熙然”的补充。词人特意用充满生机的绿色来渲染,既写了山上的翠枝绿叶,又把春江水比作“蒲萄”般的绿色,春回大地的景象如梦似幻,让人沉醉。可景色虽美,人却心情不佳。词人用乐景衬托哀情,诉说自己“去家六年”的心情。离家千里其实是因为江山易主、时代动荡,实在是无奈之举。所以,他感伤自己漂泊无依、命运多变,感叹自己和世事人情,都比不上循环不息的自然。去家六年的情怀,就是这样百感交集、悲哀又无奈,即便东城的春花争奇斗艳、亭亭玉立,词人也“无好情”去欣赏。“云破”这句写梨花,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故国的佳人,又从故人回忆起去年重逢相聚的快乐,一步步揭示出“插花把酒,偶记去年今日事”的主旨。魏道明注释说:“公于去年,曾遇故都佳丽”,词中的“春风面”指的就是佳丽的容颜,“晓月”几句追述“去年今日”的情景,“香凌乱”是回忆美人的香气,每一句都是词人对旧时的景、情、人的美好回忆。这里从远到近、由实到虚、忽今忽昔,思绪深远,情感想要流露又没完全表露出来。下片开头用人生的愿望来说明释怀的方法,语句断开但意思相连,好像词人从上片回忆过去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了。他一方面希望自己平安无恙,另一方面渴望和佳人年年相见,而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早就消磨没了,于是否定了曹操的志向,也不羡慕薛仁贵的功业,词序中“流坎有命”“人生安乐,孰知其他”的人生态度在这里体现了出来。但词人真的能实现愿望、一生豁达吗?这还不好说。下片对佳人的思念也许淡了些,可新的愁绪又暗暗产生,内心充满矛盾。他说过心愿后,就说要依赖“酒乡温粲”,可见他的忧愁难以忘记、心愿没能实现。接着又说功名事业“非我事”,山林隐居又“违人愿”,到底是出来做官还是归隐呢?最后,词人不得不选择效仿嵇康、阮籍“玩世酒狂”。结尾再次提到酒,显然愁苦还没结束,也藏着像嵇康、阮籍那样狂放不羁背后的郁结和幽愤,情感反复,话虽浅近但意思深远。
4. 作品点评
此词借故国旧情抒发人生感慨,上片全为下片铺垫,以春景朦胧、回忆如梦为切入点,铺写词人醉乡中的人生况味。
下一篇:金·吴激《同儿曹赋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