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三分":将春天的景色分成三份,
"壶觞为、":举起酒杯、
"生朝自劝":为自己庆贺生辰。
"清梦断、":美梦突然中断、
"岁华良是":才惊觉年华美好却短暂,
"此身流转":自己如飘萍般辗转流离。
"花底少逢如意酒":花丛下难得饮尽一杯称心美酒,
"人生几日春风面":人生又能有几日如春风般娇艳的容颜。
"算古来、":想来自古以来、
"谁似五噫君":谁能像五噫君,
"年年约":年年相约,
"常相见":岁岁相见。
"情高远":这份情谊超脱凡俗,志向高远。
"但无事":只愿生活无扰,
"身强健":身体康健。
"老生涯、":晚年生活、
"分付药炉经卷":就交给煎药的炉火与佛经书卷。
"闻道恒阳松雪好":听闻恒阳的松雪景色绝美,
"游山服要新针线":若去游山,需换上崭新的衣衫针线。
"但莫遣、":只求、
"雅志困黄尘":别让高雅的志趣被尘世俗务困住,
"违人愿":违背了本心所愿。
金代文学家
蔡松年(1107~1159),金代文学家。字伯坚,自号玩世酒狂,又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宣和末年,跟随父亲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亲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病逝,追封吴国公,谥文简。蔡松年工诗善词,在词坛上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其诗风清峻,词作清丽,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和归隐的愿望。他作词崇尚苏轼,不仅多处化用苏轼诗词中的句子,而且还有多首追和苏轼之作。著有《蔡松年文集》《明秀集》。
1.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春色三分,壶觞为、生朝自劝”,以春日为背景,点出祝寿的场景。“春色三分”写出春意渐浓的景致,“壶觞自劝”则以自斟自饮的细节,透出一种朴素的温馨,为“生朝”增添了几分随性与亲切。“清梦断、岁华良是,此身流转”三句,由眼前的祝寿转向对人生的感慨:美好的梦境总会醒来,岁月确实美好,可自身却总在漂泊流转,“流转”二字暗含对过往奔波的轻叹,与开篇的闲适形成淡淡的对比。“花底少逢如意酒,人生几日春风面”,进一步抒发对生活的体悟。“花底”“春风面”本是美好意象,可“少逢”“几日”却道尽人生难得圆满的常态,既写出对如意时刻的珍惜,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释然。“算古来、谁似五噫君,情高远”以典故作结,“五噫君”指东汉梁鸿,因作《五噫歌》抒发对世事的感慨而闻名,这里借梁鸿的“情高远”,暗赞细君如古人般有着高洁的情怀,既呼应祝寿主题,又提升了情感的格调。下阕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但无事,身强健”两句,语言直白却饱含真意。不奢求富贵,只愿平安无事、身体强健,道出了最朴素也最实在的愿望,尽显对平淡生活的满足。“老生涯、分付药炉经卷”则勾勒出晚年生活的图景:与药炉相伴调养身体,以经卷为伴充实心灵,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健康与精神滋养上,透着一种安贫乐道的从容。“闻道恒阳松雪好,游山服要新针线”,笔锋一转,写对出游的向往。听闻恒阳(地名)的松树与雪景十分美好,便想着要缝制新的游山服去赏景,一个“要”字透着几分天真的期待,让平淡的生活多了一抹亮色。结尾“但莫遣、雅志困黄尘,违人愿”,以叮嘱作结:只希望那份高雅的志趣不被世俗(“黄尘”)所困,不违心所愿。既呼应了上阕“情高远”的赞语,也表达了对保持初心、坚守本真的期许,让全词在温馨的祝寿之外,多了一层对精神追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