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风流雪样寒":东晋名士的风流气度,如冰雪般高洁清冷。
"市朝冰炭里":在官场的冷热纷争之中,
"起波澜":总会掀起各种风波。
"得君如对好江山":能与您相识相处,就像面对着秀美的江山一样令人舒心。
"幽栖约":约定好归隐闲居,
"湖海玉孱颜":去看湖海边上像玉一样清瘦峻峭的山岩。
"梅月半斓斑":梅花与月色交相辉映,光影斑斓错落。
"云根孤鹤唳":云起之处的孤鹤在鸣叫,
"浅云滩":浅云笼罩着水滩。
"摩挲明秀酒中闲":在酒意中悠闲地赏玩这明丽秀美的景色。
"浮香底":在浮动的花香之下,
"相对把渔竿":我们相对而坐,手持渔竿垂钓。
金代文学家
蔡松年(1107~1159),金代文学家。字伯坚,自号玩世酒狂,又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宣和末年,跟随父亲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亲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病逝,追封吴国公,谥文简。蔡松年工诗善词,在词坛上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其诗风清峻,词作清丽,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和归隐的愿望。他作词崇尚苏轼,不仅多处化用苏轼诗词中的句子,而且还有多首追和苏轼之作。著有《蔡松年文集》《明秀集》。
1. 分段赏析
上阙“东晋风流雪样寒”一句,借东晋名士的风度起笔。“雪样寒”以雪的清冷孤高作比,既写出了东晋风流的特质,也暗含着词人对这种品格的认同,为全词奠定了清雅而略带疏离的基调。“市朝冰炭里,起波澜”两句,描写官场的状况。“市朝”指官场,“冰炭”形象地表现出其中的冷热纷争、矛盾对立,而“起波澜”则点出这种纷争带来的动荡不安,流露出词人对官场纷扰的感慨。“得君如对好江山”一句,写与友人相处的感受。将与友人的交往比作面对秀美的江山,用人们对好江山的喜爱来衬托与友人相处的愉悦舒心,体现出友情的珍贵。“幽栖约,湖海玉孱颜”两句,提及归隐的约定。“幽栖约”直接点出归隐闲居的约定,“湖海玉孱颜”则描绘出湖海之畔山岩像玉一样清瘦峻峭的景象,展现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下阕“梅月半斓斑”一句,描绘月下梅花的景致。“斓斑”写出了梅花与月色交相辉映、光影错落的样子,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意境。“云根孤鹤唳,浅云滩”两句,刻画自然景象。“云根”指云起之处,孤鹤在那里鸣叫,旁边是云气淡淡的水滩,动静结合,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清幽。“摩挲明秀酒中闲”一句,写在酒意中赏景的闲适。“摩挲”有赏玩之意,“明秀”形容景色明媚秀丽,词人在酒意中悠闲赏景,尽显超脱闲适之情。“浮香底,相对把渔竿”两句,描绘垂钓的情景。“浮香”指浮动的花香,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相对垂钓,展现出归隐生活的惬意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