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ùn
shī
sān
shí
shǒu
jiǔ

朝代:金作者:元好问浏览量:1
dòu
kuā
duō
fèi
lǎn
guān
wén
yóu
hèn
rǒng
pān
xīn
shēng
zhǐ
yào
chuán
xīn
liǎo
lán
fān
shì
nán

译文

过度华丽和繁复的表达让人费尽心力去阅读和理解,即使是陆机的文章,也嫌其相较于潘岳,显得过于冗长繁琐。我所追求的心声传达,只要能够直抵人心就足够了,如同布谷鸟清脆的叫声一般简单明了,复杂的言辞会让人难以理解。

逐句剖析

"斗靡夸多费览观":过度华丽和繁复的表达让人费尽心力去阅读和理解,

# 览观:阅读。,费:费力。,夸多:篇幅很多,用大量辞藻去修饰。,斗靡:指修饰华丽。

"陆文犹恨冗于潘":即使是陆机的文章,也嫌其相较于潘岳,显得过于冗长繁琐。

# 冗:繁杂、多余、平庸。

"心声只要传心了":我所追求的心声传达,只要能够直抵人心就足够了,

"布谷澜翻可是难":如同布谷鸟清脆的叫声一般简单明了,复杂的言辞会让人难以理解。

# 难:祸害。,澜翻:比喻言辞滔滔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论诗三十首(其九)》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针对陆机的批评。陆机与潘岳同为西晋文坛的代表性人物,两人声名相齐。《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元好问则认为“陆文犹恨冗于潘”,他觉得诗歌若一味追求绮丽浮华、篇幅冗长,只会加重读者的阅读负担。诗歌本是用来传达心声与真情的,情意表达完毕便应止笔,无需多言冗长,更不必巧言铺陈。这一点也体现出元好问重视诗歌真情实感、反对形式华美的创作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首句“斗靡夸多费览观”,直接批判当时诗坛追求辞藻华丽、内容繁多的现象,认为这样的作品徒费读者阅览功夫。次句“陆文犹恨冗于潘”,通过陆机与潘岳文风对比,具体说明这种不良文风,指出陆机文章在冗长繁杂方面更甚于潘岳,进一步强调对这种文风的不满。“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后两句表明诗人观点。“心声只要传心了”,强调诗歌创作的核心是真实传达内心想法。“布谷澜翻可是难”,以布谷鸟简单鸣叫传意为例,说明诗歌无需像“澜翻”那样,形象地阐述了诗歌应简洁自然地传达情感的主张,点明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金·王渥《第一山》

下一篇: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