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gōng
·
·
yān
lǒng
xiǎn

朝代:五代作者:浏览量:1
yān
lǒng
xiǎn
mén
yóu
wèi
jìn
zuì
xún
chūn
guī
lái
yuè
mǎn
shēn
ān
wēi
xiù
mèi
zhuì
jīn
huā
luàn
zhuì
chù
nǎo
jiā
rén
tán
hén
shàng
xīn

译文

暮霭笼罩着长满石阶的苔藓,那华贵的大门还没有关闭。整日在外醉饮作乐,直到夜幕降临,月光已洒满身才归来。下马后他烂醉如泥,依仪在红袖佳人的怀里,佩巾坠落,包裹的花瓣乱撒在地上。是什么事又让佳人恼怒,只为他的衣服上新印着姑娘的口红。

逐句剖析

"暮烟笼藓砌":暮霭笼罩着长满石阶的苔藓,

# 藓砌:有苔藓的台阶。

"戟门犹未闭":那华贵的大门还没有关闭。

# 戟门:显贵人家的门。唐代制度规定:官、阶、勋俱三品得立戟于门。白居易《裴五》诗:“莫怪相逢无笑语,感今思旧戴门前。”戟是古时的一种武器,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穿横击。

"尽日醉寻春":整日在外醉饮作乐,直到夜幕降临,

"归来月满身":月光已洒满身才归来。

"离鞍偎绣袂":下马后他烂醉如泥,依仪在红袖佳人的怀里,

# 离鞍偎绣袂:“离鞍”二句:他下马后,醉态恍惚,紧靠搀扶者的绣腕,垂下的头巾上花片散乱地点缀着。绣袂:代指女子。袂:衣袖。

"坠巾花乱缀":佩巾坠落,包裹的花瓣乱撒在地上。

"何处恼佳人":是什么事又让佳人恼怒,

# 何处恼佳人:“何处”二句:他不知在何处,又引逗过美貌的姑娘?看那衣衫之上,还留印着脂粉的痕迹。恼:逗引、撩拨。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又宋王安石《夜直》诗:“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唐人常用“恼”字,有戏谑的意思。

"檀痕衣上新":只为他的衣服上新印着姑娘的口红。

# 檀痕:唇红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公子·暮烟笼藓砌》是晚唐五代词人尹鹗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以女子视角,描绘暮色中藓砌被暮烟笼罩、戟门未闭,贵公子终日寻春醉归、满身月色的情景;下片刻画公子离鞍后依偎女子绣袖、头巾坠落且缀满乱花,以及衣衫上留有胭脂痕迹的醉态,展现女子既怨又怜的微妙情态。全词语言凝练工巧,善用白描,将戏谑融入细节,体现出晚唐五代闺情词婉转蕴藉的特点,含意深沉而不轻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情词。描绘了暮色中贵公子醉归的情景以及他与女子相处的细节,体现了女子既怨又怜的微妙情态,表达了闺中女子对公子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词运用白描手法,如“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等句,简洁勾勒出场景和人物状态,不加修饰却画面鲜明。细节描写:“离鞍偎绣袂,坠中花乱缀。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通过“坠巾花乱”“檀痕染衣”等细节刻画其醉态,并以“偎绣袂”“恼佳人”展现女子既怨又怜的微妙情态。

3. 分段赏析

“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两句,是对傍晚场景的描写。“暮烟笼藓砌”描绘出暮色中的烟雾笼罩着长满苔藓的台阶,营造出朦胧幽静的氛围;“戟门犹未闭”点明显贵之家的门还未关闭,暗示着有人在等待,为下文公子归来做铺垫,从环境入手,奠定了词的温婉基调。​“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两句,“尽日醉寻春”写出贵公子整天沉醉于寻春游乐之中,“醉”字点出其状态;“归来月满身”描绘他归来时身上沾满月光的景象,既写出归来之晚,又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刻画了公子的浪荡与随性。​“离鞍偎绣袂,坠巾花乱缀”两句,“离鞍偎绣袂”描写公子下马后依偎在女子绣着花纹的衣袖旁,展现出其醉后的亲昵姿态;“坠巾花乱缀”刻画他的头巾坠落,上面胡乱缀着花朵的醉态,细节生动,公子的醉意与憨态尽显,也暗含女子对其的无奈与疼惜。​“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两句,“何处恼佳人”以反问的语气,似在嗔怪公子在哪里惹恼了自己,实则流露着娇怨;“檀痕衣上新”点出公子衣衫上有新的胭脂痕迹,这正是让女子心生不满的原因,“新”字暗示着公子的风流,将女子既爱又怨的微妙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年几见月当头,“归来月满身”,良非易事。世上也有会得醉的公子。

明汤显祖《花间集》卷四

# “何处恼佳人,檀痕衣上新。”似怨似怜,娇嗔之态可想,而含义亦不轻薄。词的讽意甚明。

清李冰若《栩庄漫记》

# 词有写景入神者,尹鹗云:“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

明末清初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五代·顾敻《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

下一篇:五代·《女冠子·双成伴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