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时不再至":美好的时光不会再有了,
"离别在须臾":马上面临的就是离别。
# 须臾: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
"屏营衢路侧":我们在四通八达的路口彷徨,
# 衢路:道路。,屏营:作谦词用于信札中,意为惶恐。
"执手野踟蹰":在即将分别的野外手牵着手徘徊不前。
# 踟蹰:徘徊。
"仰视浮云驰":抬头看着天上的浮云,
"奄忽互相逾":它们互相追赶着似的很快向前飞驰。
# 奄忽:疾速,急剧。
"风波一失所":阵大风吹来,把它们吹得纷纷散开,
# 风波:被风所播荡。
"各在天一隅":各在天的一方。
# 隅:角落,边远的地方。
"长当从此别":我们也将要从这里分别了,
"且复立斯须":那就再多停留一会儿吧。
# 斯须:片刻,一会儿。
"欲因晨风发":想借着晨风鸟的翅膀,
# 晨风:鸟名,飞起来很快。
"送子以贱躯":让我来送你远去。
# 贱:诗人谦称自己。
"嘉会难再遇":美好的聚会很难再有机会了,
"三载为千秋":以往相聚的三年,结下了深情厚谊,胜似千秋。
# 三载:指过去相聚的时间。“三载”等于“干秋”,言其可贵。
"临河濯长缨":送友送至河畔,用河水再为友人洗一洗系马的革带,
# 长缨:指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长革带。
"念子怅悠悠":一想到即将离去的友人心中惆怅难消。
# 念子:一作“念别”。
"远望悲风至":向着友人欲去的远处望去,催人泪下的悲风扑面吹来,
"对酒不能酬":举杯欲饮送别酒,心中却只念别离,难以劝饮。
# 酬:劝酒。
"行人怀往路":远行的人非走不可,一心惦记着征程上的事。
"何以慰我愁":欲留不可欲,使人愁上愁。用什么来慰安自己的忧愁呢。
"独有盈觞酒":唯有斟满了的酒,与友人一起痛饮,
# 觞酒:杯酒。,盈:充满。
"与子结绸缪":祝福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 绸缪:指缠绵不解的情意。上文说“对酒不能酬”,结尾又说“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见出烦忧重叠。
"携手上河梁":手拉手走上送别的桥梁,
"游子暮何之":远游的朋友临晚时将前往何方。
# 何之:何往。
"徘徊蹊路侧":徘徊在小路旁不忍前行,
# 蹊:径。
"悢悢不能辞":愁绪满怀连临别的赠语都难以说出。
# 悢悢:惆怅貌,犹“恳恳”,形容相恋之情。
"行人难久留":但终究要分手别离,
"各言长相思":但愿你我心中常常思念对方。
"安知非日月":怎知不会像日月一般,谁说人不能如日月。
"弦望自有时":阴晴圆缺自有重逢之日。
# 弦望:月形如号的时候叫作弦,阴历每月初七八为上弦,二十三四为下弦。每月十五日叫作望,取日月是说怎知道我们不象日和月似的,也有相望之时?比喻有离别也有会合。“弦望”是偏义复词,弦字无义,或“日月”为偏义复词(偏用月字的意义),也可以通。
"努力崇明德":努力保持好的品质、培育崇高的品德。
"皓首以为期":就算等到年老白头也要相见。
# 皓首:白头。喻老年。未二句是勉励努力崇德,直到白头。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组写离别的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友情诗。第一首介绍了李陵与苏武的离别场景,描绘了浮云漂泊、河梁送别的苍茫意象,体现了乱世中友情的坚守与命运无常的哀叹。第二首借漂泊的景象,写出了人生际遇的不可控与重逢希冀的渺茫。通过“悲风”“落日”等意象的叠加,强化了离别之痛与时间流逝的苍凉感,暗含对“良时不再至”的命运叩问。第三首通过细节表达了乱世文人以德自守的精神追求。以“弦望自有时”的月相隐喻,将离别愁绪升华为对友情永恒与道德完善的信念,形成慷慨悲歌的抒情特质。全诗深情地描绘了苏武与李少卿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的深切期盼,显示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诗歌开篇直陈眼前景,使友人最感舒心爽意的时日不会再来了,这个分手离别的时刻就在须臾之间了。情深意长的友人即将在瞬间结束美好的时光,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万分难熬。友人间在四通八达的路口彷徨,手牵手在即将分手的野外徘徊。其中的“屏营”指彷徨,“踟蹰”即徘徊。这两个词把他们那苦闷难解的心境写尽了。这四句诗,写出了友人之间平日友情之深,写出了他们对这份友情的珍惜,也写出了离别使他们遗憾终生。“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这四句以浮云吹散喻友人离别。抬头仰望,天际间浮云朵朵,随风奔驰;它们急剧地互相超越,而后被长风猛吹,各失其所,飘零于天各一方。其中“奄忽”指急剧;“波”用如动词,相当于“波荡”。这里,以浮云之驰,喻友人之行;以云朵互越,各失其所,喻友人皆为客,你南我北各奔他乡,故而更加珍惜当前的情意。“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其中“长当从此别”即“当从此长别”。讲从此分手了,再也难相见了,就多呆一会儿,再叙几句。真可谓情绵绵,意切切,难于割舍。最后,诗人竟希望自己随着晨鸟一起,亲自送友人远去。曹植《七哀》有“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与此意一致,皆言情之所钟,深且厚,久且长,不忍分手。这首诗将人情美好的一面,确实写得深,写得透,写得感人。第二首:“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是说美好的聚会很难再有机会了,以往相聚的三年,结下了深情厚谊,胜似千秋。三载胜千秋,写得寓意深切,既夸张又合理,也很有气魄。“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送友送至河畔,用河水再为友人洗一洗系马的革带,一想到即将离去的友人心中惆怅难消。以上四句写旧日的情之深,而今难作别。“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向着友人欲去的远处望去,催人泪下的悲风扑面吹来;举杯欲饮送别酒,心中却只念别离,难以劝饮。然而,“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远行的人非走不可,一心惦记着征程上的事。欲留不可欲,使人愁上愁用什么来慰安自己的忧愁呢?“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唯有斟满了的酒,与友人一起痛饮,祝福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绸缪,指缠绵难解的情意。诗的后六句,写自己劝饮无心,但又只能借酒解忧。这之间的矛盾心情,正说明与友人分手时的那种忧虑、烦闷,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最后四句,与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语意一致,这也许能说明“别诗”所作的时间并非西汉,而为东汉末或者更晚些时日的原因吧。第三首:这首别诗是较前几首写得较轻松、较乐观的一首送别诗。诗歌的前二句写送朋友远行的地点、时间和情感。“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讲的是友人手拉手走上送别的桥梁,远游的朋友临晚时将前往何方?携手:亲切,难分手,惜别。“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走的难于启步,送的苦于无奈,只得在小路旁徘徊、激动、惆怅、外带着几分悲哀,临别的赠语都难以描述、但终究“行人难久留”,必走无疑,非分手不可。告别的话语是“各言长相思”,但愿人长久,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你常惦记我,我常思念你!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长相思”!精炼、准确!“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句中的“日月”是偏义复词,“日”是虚设,“月”是主要的。这里以月比人,以月的圆缺比喻人的离合。需知,人不是月,不能按一定的周期周而复始,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人的分手,能否再见,可就难说了。对一切的一切,只能寄之于希望了。一盼“努力崇明德”,各自珍重,努力保持好的品质、培育崇高的品德。二盼“皓首以为期”,即“以皓首为期”,把到了老年、白了头作为无论如何也要相见的期限。最动人处在于结尾的展望:虽知聚散如月缺月圆难以逆料,仍愿以白头为期相约来日,将当下离愁升华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
明谢榛《四溟诗话》
# 其得力处,大约恰在于字字发自真情,而又能“转意象于虚圆之中,故觉其味之长而言之美”吧。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上一篇:汉·嵇康《四言诗十一首 其六》
下一篇:汉·嵇康《答二郭诗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