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霁独登赏":雨后天色放晴,独自一人登上楼阁观赏风景,
# 霁:雨停止;雨后天色放晴。
"西楼多远风":站在西楼远处吹来徐徐凉风。
"横烟秋水上":宁静的秋水上漂浮着弥散的暮霭,
# 烟:暮霭。
"疏雨夕阳中":稀疏的雨点在夕阳的余晖中飘落。
"高树下山鸟":在高大的树木间,山鸟朝着山下飞去,
"平芜飞草虫":在平旷的原野上,草虫四处飞舞。
#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唯应待明月":此时唯有等待那皎洁的明月升起,
"千里与君同":希望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你,共同仰望这同一轮明月。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初晴之际,独自登上西楼,所见的横烟笼罩的秋水、夕阳中的疏雨、高树上飞下的山鸟、平芜中飞舞的草虫等景象,构成了一幅略带凄清又优美的秋景图。诗人借这些秋日雨后初晴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表达了对千里之外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期待能与友人共赏同一轮明月。这是一首写友人思念的五言律诗,借秋霁登楼所见之景,写出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期盼。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描绘雨后初晴登楼所见的“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等秋景,营造出宁静又略带凄清的氛围,借此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让情感表达更委婉、深沉。动静结合:颈联“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中,“高树”“平芜”为静景,“下山鸟”“飞草虫”为动景,动静相互映衬,使画面富有生机与层次感,更生动地展现出秋景的特点。细节描写:颔联“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细致描绘了秋水上横烟的朦胧和夕阳中疏雨的状态,通过这些细节刻画,将秋日雨后初晴的独特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直抒胸臆:尾联“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诗人直接表达出等待明月升起,期望能与千里之外的友人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愿望,直白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3. 分段赏析
首联“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点明了时间是雨后初晴,地点是西楼,诗人独自登楼赏景,“独”字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远风拂面,更添几分萧瑟之感。颔联“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江景图,横烟笼罩在秋水上,疏雨飘洒在夕阳中,烟、水、雨、夕阳等意象,组合成一幅色彩斑斓又略带凄清的画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颈联“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高树上的山鸟向下飞落,平芜上的草虫四处纷飞,通过对山鸟和草虫的动态描写,以动景衬托出秋日景色的宁静,同时也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尾联“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是情感的升华,诗人由眼前的秋景联想到远方的友人,想到唯有等待明月升起,才能与千里之外的友人共同欣赏,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余韵悠长,意境深远。
上一篇:唐·白居易《曲江亭晚望》
下一篇:唐·李群玉《石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