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èi
jùn
rén

朝代:魏晋作者:佚名浏览量:2
yǒu
zhǐ
cén
jūn
zhī
yǒu
máo
zéi
cén
jūn
è
zhī
gǒu
fèi
jīng
xià
shēng
máo
hán
yān
zhī
xiōng
zāi
shēng
dīng
shí
měi
cén
jūn
xiū

译文

我这里有像枳棘一样的艰难阻碍,岑君帮我铲除了它们。我这里有像蟊贼一样的坏人,岑君帮我遏制住了他们。狗叫起来都不让人惊慌害怕,脚下再无灾祸滋生。有肉吃,肚子吃得饱饱的,哪里还知道什么灾祸。我庆幸自己生在当下,唯有此时此世。岑君真好啊,哎呀,多么美好呀。

逐句剖析

"我有枳棘":我这里有像枳棘一样的艰难阻碍,

# 枳棘:指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亦称恶木。此处亦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岑君伐之":岑君帮我铲除了它们。

"我有蟊贼":我这里有像蟊贼一样的坏人,

# 蟊贼:比喻对人民或国家有危害的人或事物。

"岑君遏之":岑君帮我遏制住了他们。

# 遏:抑止。长毛。

"狗吠不惊":狗叫起来都不让人惊慌害怕,

"足下生蝥":脚下再无灾祸滋生。

# 蝥:一作氂。

"含脯鼓腹":有肉吃,肚子吃得饱饱的,

# 含:一作合。

"焉知凶灾":哪里还知道什么灾祸。

# 焉:哪里。

"我喜我生":我庆幸自己生在当下,

"独丁斯时":唯有此时此世。

# 斯时:这个机会。,丁:当;遭逢。丁:一作于。,独:偏偏。

"美矣岑君":岑君真好啊,

"於戏休兹":哎呀,多么美好呀。

# 兹:通“哉”。,休:美。,於戏:同“呜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魏郡舆人歌》是汉代一首无名氏所作的四言诗。诗中用“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通过比喻手法,将阻碍发展的事物比作枳棘、蟊贼,凸显岑熙铲除弊政、治理地方的功绩;“狗吠不惊,足下生蝥。合脯鼓腹,焉知凶灾”则以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侧面展现其善政成果。最后“我喜我生,独于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直抒胸臆,表达百姓庆幸生于此时,对岑君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该诗语简意丰,以白描与抒情相结合,情致优美,反映了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关于地方吏治的四言诗。全诗以质朴直白的语言,主题鲜明地展现百姓对岑熙善政的歌颂,抒发了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深切向往与由衷赞美。

2. 分段赏析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两句以比喻开篇,将地方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弊端比作带刺难除的“枳棘”。一个“伐”字,形象地展现出岑君治理地方时果断、坚决的态度与有力的行动,突出其勇于破除阻碍、积极治理的决心。“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同样运用比喻,把危害地方治安、百姓生活的坏人比作啃食庄稼的“蟊贼”。“遏”字精准地描绘出岑君遏制坏人、维护治安的能力与作为,进一步强调他对地方秩序的有力维护。“狗吠不惊,足下生蝥”描绘出地方安宁祥和的景象。正常情况下狗吠可能预示不安,但此处“狗吠不惊”,说明治安良好,连狗吠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惊慌;“足下生蝥”夸张地表现出百姓生活安稳,甚至脚下生虫都无需担忧,侧面烘托出岑君治理下社会的太平。“合脯鼓腹,焉知凶灾”通过百姓的生活状态来展现治理成效。“合脯鼓腹”描绘出百姓衣食无忧、吃饱喝足的幸福模样,与“焉知凶灾”形成对比,表明在岑君治理下,百姓不再遭受灾祸侵扰,突出岑君美政带来的安居乐业。“我喜我生,独于斯时”直抒胸臆,百姓直白地表达出自己庆幸生于此时的喜悦之情。这是百姓基于自身美好生活体验而发出的感慨,从侧面高度肯定了岑君的治理功绩,体现出百姓对当下生活的满足。“美矣岑君,于戏休兹”以感叹作结,“美矣”直接赞美岑君的美好,“于戏休兹”更是饱含深情,用强烈的情感表达出百姓对岑君的歌颂与赞美,将全诗对岑君的赞誉之情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阮籍《咏怀 其二十八》

下一篇:魏晋·佚名《神弦歌十一首 其四 娇女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