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āng
chuāng
zhī

朝代:唐作者:王建浏览量:3
tàn
tàn
yuán
zhōng
yǒu
zǎo
xíng
rén
shí
pín
jiā
wèi
jiā
zhī
wēng
qiáng
shuǐ
hán
shǒu
cuì
duàn
lái
xīn
cháng
làn
cǎo
chóng
xià
liǎng
cuī
chéng
bàn
shū
guān
shàng
dǐng
yǒu
líng
luò
wèi
shēn
zhuó
dāng
chuāng
què
xiàn
qīng
lóu
chāng
shí
zhǐ
dòng
yíng
xiāng

译文

我叹息了又叹息,园中的枣熟了,却被过路人打食。我这个贫家女在为富家人织布,公婆隔着高墙帮不上任何的忙。水的冰凉的,手也冻僵了,丝线又发脆容易断,我将断了的丝接过来、理过去,弄得心肠焦愁烦乱。蟋蟀藏在织布机下不停地鸣叫,才两天便催我织成一匹半的布。织品在缴纳给官府后,还剩下一点点零碎的料子,却既不能给婆婆做一件衣裳,也不能做点东西自己穿在身上。在窗下织布的时候却羡慕起妓院的那些妓女来,她们十个指头从不劳动,穿的衣服却装满了箱子。

逐句剖析

"叹息复叹息":我叹息了又叹息,

# 叹息:叹气。《礼记·祭义》:“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临朝叹息。”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清魏源《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园中有枣行人食":园中的枣熟了,却被过路人打食。

# 园中有枣行人食:托物起兴,也含有比的意义。行人:这里指过路的人。

"贫家女为富家织":我这个贫家女在为富家人织布,

# 富家:一作“当窗”。

"翁母隔墙不得力":公婆隔着高墙帮不上任何的忙。

# 隔墙:指另一间房子。,翁母:即翁姑。

"水寒手涩丝脆断":水的冰凉的,手也冻僵了,丝线又发脆容易断,

# 手涩:指天气寒冷,织布的手显得不灵活。涩:不灵活,因为天气冷。

"续来续去心肠烂":我将断了的丝接过来、理过去,弄得心肠焦愁烦乱。

# 烂:形容心绪的极端愁苦烦乱。一作“急”。,续:接断丝。

"草虫促促机下啼":蟋蟀藏在织布机下不停地鸣叫,

# 啼:一作“鸣”。,促促:促促:象声词。虫鸣声。唐李咸用《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明高启《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促促:一作“促织”。,草虫:即蟋蟀。

"两日催成一匹半":才两天便催我织成一匹半的布。

"输官上顶有零落":织品在缴纳给官府后,还剩下一点点零碎的料子,

# 零落:零头,剩余的。,上顶:顶:一作头。上头:犹言上边,上面。,输:即输送,这里是缴纳的意思。

"姑未得衣身不著":却既不能给婆婆做一件衣裳,也不能做点东西自己穿在身上。

"当窗却羡青楼倡":在窗下织布的时候却羡慕起妓院的那些妓女来,

# 青楼倡:即妓女。青楼:本义指妇女所居精致华美的楼房,后来用于妓女的住处。倡,字同“娼”。

"十指不动衣盈箱":她们十个指头从不劳动,穿的衣服却装满了箱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当窗织》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首诗借描绘一位为“富家”从事织作的“贫家女”的坎坷经历,深刻地揭露了彼时社会中劳动者无法享有劳动成果、不劳者却坐享其成的不合理现实。开篇两句,诗人借助外物起兴,委婉地道出贫家女自身辛苦劳作的成果被他人无情剥夺的无奈。紧接着的三四句,直接点明诗作主旨,即“贫家女为富家织”这一不平等的社会现象。随后“水寒”起始的八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织妇在织作过程中所承受的艰辛。“输官”的这两句,则鲜明地展现出织妇耗尽心血织就的丝布全部上缴官府,而自身却陷入无衣蔽体的困境,有力地揭示出封建剥削的残酷本质。诗的末尾两句,以织妇羡慕青楼娼女十指不沾劳作,衣箱却满是衣物的对比作为收尾,言辞饱含沉痛之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织妇内心的痛苦与辛酸。写作手法上,采用对比等手法,突出贫富差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王建诗歌关注民生、敢于揭露社会现实的风格,以小见大反映社会深层次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诗,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诗描绘贫家女为富家织布的悲惨境遇。贫女叹息园中枣被行人吃,自己织布时手冷丝断,在草虫啼声中辛苦织布。虽两日织出布匹,输官后却无衣可穿,进而羡慕青楼倡女不劳而获。表达对贫女的同情,批判社会贫富不均的不合理现象。

2. 写作手法

对比:“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将贫家女辛苦织布却无衣可穿,与青楼倡女十指不动却衣满箱进行对比,突出社会的不公平,增强对不合理现象的批判力度。细节描写:“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通过描写贫家女在寒冷水中织布,手涩丝易断,不断续丝致使心肠欲烂,生动展现其劳作的艰辛,增强读者对贫女遭遇的同情。烘托:“草虫促促机下啼”,以草虫在机下急促啼叫,烘托贫女织布时紧张、忙碌且压抑的氛围,暗示其劳作的辛苦。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采用起兴手法,且在起兴中暗藏比喻,“园中有枣行人食”,形象地把织妇辛苦劳作的成果被他人侵占的现状,比作园枣被路人随意摘取。“贫家”之后的两句,鲜明地呈现出穷人与富人之间天壤之别。这位织妇为富家织丝布,可即便家人近在隔墙,却因种种无奈无法给予她助力。“水寒”这两句描述道:浸泡丝线的水冰冷刺骨,织妇的双手被冻得干裂粗糙,即便如此,她也不能停下劳作。丝线受冻后变得脆弱易断,极大地增加了织布的难度。“草虫”两句表明,织妇需在短短两天内赶出一匹半的布,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里虽未直白倾诉劳作的艰辛,却更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辛酸。“输官”两句则揭示,织妇费尽心血织成的布上缴官府后,所剩零碎布料,连给婆婆和自己做件衣服都不够,直白地指明官府才是掠夺织妇劳动成果的罪魁祸首。如此一来,生动且直观地揭露了劳动的人无法享受劳动成果、不劳动的人却坐享其成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诗的最后两句刻画织妇的内心活动:她坐在窗前,看着青楼娼妓,手指不必操劳,衣箱中却满是华服。织妇并非真的羡慕娼妓,这不过是她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强烈愤慨,借由这种看似羡慕的表达宣泄出来,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织妇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满腔愤懑。

4. 作品点评

此诗聚焦织妇,生动展现了其在封建残酷剥削下的悲苦境遇。诗人依据眼前之事拟定题目,如实书写亲眼所见,具有强烈的现实映照意义,很好地彰显出王建新乐府诗的独特风格。整首诗用词精准恰当,诗中多处形成鲜明对比,蕴含的深意发人深省。作者借诗抒发了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慨,也流露出对辛勤劳作的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刘(须溪)云:古(首二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起四句有古词遗风。

明顾璘《批点唐音》

# 《乐府诗集·梁横吹曲折杨柳》曰:“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女抱。”“唧唧复唧唧,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当窗织》盖取诸此。

清杜诏、杜庭珠《中晚唐诗叩弹集》

# 本意簿之,但“羡”字失言(末二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戴叔伦《赠殷亮》

下一篇:唐·羊士谔《燕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