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sān
shǒu
sān

朝代:魏晋作者:王献之浏览量:2
táo
yìng
hóng
huā
fēng
ē
nuó
chūn
huā
yìng
xiàn
gǎn
láng
cǎi

译文

桃叶与那红色的花朵相互映衬,即便没有风,桃叶也自然轻盈柔美。春日里相互映衬的鲜花不知有多少,我感激情郎唯独采摘我。

逐句剖析

"桃叶映红花":桃叶与那红色的花朵相互映衬,

# 花:一作枝。

"无风自婀娜":即便没有风,桃叶也自然轻盈柔美。

# 婀娜:摇曳多姿貌。

"春花映何限":春日里相互映衬的鲜花不知有多少,

"感郎独采我":我感激情郎唯独采摘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叶歌三首(其三)》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乐府诗,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此诗以桃叶的口吻来写,开篇“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描绘出桃叶与红花相互映衬,即便无风,桃叶也轻盈柔美的姿态,表面写桃叶,实则以桃花喻女子之美,也暗指桃叶自身虽平凡却有着独特风姿。后两句“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春日繁花无数,可情郎唯独采撷自己,直接抒发了桃叶对王献之钟情于己的感激之情。全诗通过生动比喻,将桃叶的美丽以及二人之间的情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朴素自然,深受当时吴地民歌影响,既表现出真挚的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自由爱情、突破封建束缚的思想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两句描写桃叶与红花相映的景象。一个“映”字,生动地展现出桃叶与红花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画面,使两者融为一体,色彩鲜明而和谐。“无风自婀娜”,“婀娜”一词赋予桃叶以柔美姿态,即便没有风的吹拂,桃叶也仿佛在自在舞动,“自”字更强调出桃叶天然的柔美之态,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与生机,也为后文情感抒发埋下伏笔。“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前句“春花映何限”描绘出春日繁花似锦、数量众多的景象,“何限”突出春花之繁茂,形成广阔绚丽的背景。而后句“感郎独采我”,“感”字直接点明情感,将桃叶拟人化为一位少女,在众多春花中,感激情郎唯独选择自己,“独”字强调了少女在爱情中的独特地位与被珍视之感,生动地传达出少女因情郎偏爱而生的欣喜与感动,情感真挚而浓烈,以简洁的语言展现出纯真美好的爱情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词》。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词》。

《隋唐·五行志》

# 兰亭罚觥,大令首坐。今其诗存者,《桃叶》二歌,辞甚拙朴,与六朝不类,信知非所长也。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

# 金陵有“桃叶渡”,相传王献之送爱妾桃叶之处。

不详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佚名《七日夜女郎歌九首 其九》

下一篇:魏晋·杨羲《赠菊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