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shǒu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róng
róng
chuāng
xià
lán
táng
qián
liǔ
chū
jūn
bié
shí
bú​​
wèi
xíng
dāng
jiǔ
chū
mén
wàn
zhōng
dào
féng
jiā
yǒu
wèi
yán
xīn
xiān
zuì
zài
jiē
bēi
jiǔ
lán
liǔ
shuāi
suì
lìng
yán
duō
xiè
zhū
shào
nián
xiāng
zhī
zhōng
hòu
qīng
rén
mìng
yǒu

译文

茂盛幽兰在窗下,依依垂柳在堂前。当初与你告别时,未讲此行很久远。出门万里客他乡,半道交朋结新欢。一见倾心似迷醉,未曾饮酒尽言谈。幽兰枯萎垂柳衰,背信之人违誓言。告诫世间青少年,相知未必心不变。你为情谊愿献身,他将你弃无情感。

逐句剖析

"荣荣窗下兰":茂盛幽兰在窗下,

# 荣荣窗下兰:“荣荣”二句:这两句写当初分别之景,有起兴的作用。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荣荣:繁盛的样子。

"密密堂前柳":依依垂柳在堂前。

"初与君别时":当初与你告别时,

# 君:指出门的游子。

"不谓行当久":未讲此行很久远。

# 不谓行当久:没说此行要很久。

"出门万里客":出门万里客他乡,

"中道逢嘉友":半道交朋结新欢。

# 嘉友:好友。,中道:中途。

"未言心先醉":一见倾心似迷醉,

# 未言心先醉:“未言”二句:这两句是说,尚未饮酒交谈,便一见倾心。心先醉:内心已为之倾倒,即一见倾心。先:一作“相”。

"不在接杯酒":未曾饮酒尽言谈。

"兰枯柳亦衰":幽兰枯萎垂柳衰,

"遂令此言负":背信之人违誓言。

# 负:违背,背弃。,言:指临别誓约。

"多谢诸少年":告诫世间青少年,

# 多谢:多多告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相知不中厚":相知未必心不变。

# 相知不中厚:当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中:一作“忠”。

"意气倾人命":你为情谊愿献身,

# 意气倾人命:“意气”二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为情谊可以不惜献出一切,可当那位不忠厚的朋友弃你而去之后,又有什么情谊存在呢?意气:情谊,恩义。倾人命:送性命。

"离隔复何有":他将你弃无情感。

# 离隔:分离,离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古九首(其一)》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组诗中的第一首。这组诗诞生于宋武帝刘裕取代晋朝之后,主要抒发了诗人面对朝代更迭时,对世事变幻无常、人与人之间情谊难以长久维系的无限感慨。组诗里的大部分作品,都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当下时局的感伤,字里行间寄托着深沉的情感。这些诗歌常常托古讽今,言辞隐晦曲折。全诗情感细腻深沉,语言含蓄委婉,意味深长。而这第一首诗,诗人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借女子对远游未归、违背约定的恋人的怨恨之情,表达出对现实中人们交往不讲诚信,随意背弃承诺、抛弃初心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其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风格质朴自然,富有哲理。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品收录于《陶渊明集》。他一生厌倦仕途,归隐田园,通过诗歌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拟古诗大致创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或永初二年(421年)。彼时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不久,陶渊明早已归隐田园,过上躬耕生活多年。不过,对于晋恭帝被废黜以及晋王朝的覆灭,他内心满是痛惜与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感怀诗。通过写游子远行、中道逢友而负约的故事,感慨世人结交不重信义,违背誓约,轻易改变初心,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2. 写作手法

拟人:“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兰、柳、友人等事物人的情感与行为。借对远行游子负约未归的怨恨,感慨结交世人不重信义,违背誓言与约定,展现这份情谊从美好到破碎。

3. 分段赏析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起兴,描绘了窗下兰花茂盛、堂前柳树浓密的景象。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为下文写离别之情做铺垫。“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直接点明当初与友人分别时,没想到此行会持续很久,流露出对分别的不舍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讲述了游子出门万里,在途中遇到了新的朋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说明他们一见倾心,并非因为饮酒才产生情谊,强调了游子与新友之间感情的深厚,也暗示了游子对旧友的背叛。“兰枯柳亦衰”与开头的“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游子的变节让曾经的情谊枯萎。“遂令此言负”直接谴责了游子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多谢诸少年,相知不中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是诗人对世间青少年的告诫,指出相知之人如果不忠厚,即使为了情谊可以不惜一切,但当对方背弃时,一切情谊都将不复存在,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背信弃义行为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业已成树,而时代迁革,不复可骋,然生斯时矣,奚所归悔耶?

宋汤汉《陶诗注》

# 欲言难言,陶公诗根本节目全在此种。

清沈德潜《古诗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陆机《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

下一篇:魏晋·曹摅《赠欧阳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