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3
译文
梳洗打扮为了取悦谁,明镜蒙尘也无人擦拭。
逐句剖析
"膏沐谁为容":梳洗打扮为了取悦谁,
"明镜暗不治":明镜蒙尘也无人擦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哀诗(其二)》是曹魏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思妇的口吻,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与怨恨,同时也隐喻了曹植自身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失意与无奈。前一句描写了思妇不再打扮自己,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思妇的孤独,也隐喻了曹植在政治上的失意。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思妇的内心世界。明亮的镜子因无人打理而变得暗淡,象征着思妇内心的荒芜与自我价值的失落。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思妇的口吻,生动地展现了她的孤独与绝望,同时也反映了曹植自身的政治遭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膏沐谁为容,明镜暗不治。”这两句诗中“膏沐”意为用油脂和水洗浴、打扮,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陪伴的渴望。然而,“谁为容”表明无人为她打扮,暗示了思妇的孤独与被遗弃的境遇。而“明镜暗不治”则进一步描绘了思妇内心的沉寂与落寞。明亮的镜子因无人打理而变得暗淡,象征着思妇内心的荒芜与自我价值的失落。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