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见小庭花":十年没有见到小院中的牡丹开花了,
# 小庭花:令狐楚宅在唐长安城开化坊。《唐两京城坊考》卷二,长安朱雀街东从北第二坊开化坊有“尚书左仆射令狐楚宅”,注引《酉阳杂俎》:“楚宅在开化坊,牡丹最盛。”,十年:令狐楚元和十五年被贬衡州,至大和三年整十年。而此时其回京尚不足半年,却又遭远调出京,故有此十年之叹。
"紫萼临开又别家":紫色花朵将要绽放我却又要离家。
# 紫萼:萼,原指鲜花盛开。此处紫萼指紫色的牡丹花。唐以紫为贵,初唐太宗皇帝就制定了紫、绯、绿、青的服色等级,故而唐人对紫色牡丹十分追捧。《裴给事宅白牡丹》中就描写道:“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上马出门回首望":乘上了马走出家门还频频回头张望,
"何时更得到京华":此去一别何时才能再次回到长安。
# 京华:即京都。,更得:更得:再次能够。更:又,再次。得:能够,可以。
唐代散文家、诗人
令狐楚(766~837),唐代散文家、诗人。字殼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自幼聪敏博学,5岁能为辞章。贞元进士,曾在多个藩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多职,还曾为相,又因亲吏脏污事发被贬,辗转多地任职,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令狐楚尤善四六骈文,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著有《漆奁集》130卷、《梁苑文类》3卷、《表奏集》10卷,均佚。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赴东都别牡丹》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牡丹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京城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之情,展现了令狐楚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牡丹花以寸尺之小却意向为京国之大,写作手法委婉,用笔精炼。
3. 分段赏析
诗作首句言“十年不见小庭花”,点明背景,以不见牡丹花诉说十年离家今复回。“十年”既指诗人元和十五年(820年)被贬衡州至大和二年(827年)召回京师的贬谪岁月,亦暗含贬谪期间对长安家宅牡丹的思念。“小庭花”以庭院牡丹代指长安的繁华生活,与后文“东都”形成空间对照,暗示诗人对政治中心的眷恋。“紫萼临开又别家”说牡丹临开主人却不在家,写明归京时间之短,而“临到”二字深含遗憾之意。“紫萼”(紫色花萼)既指牡丹含苞待放的生机,又以“临开又别”的戛然而止暗喻仕途的反复无常。紫色为唐代高官服色,牡丹的“紫萼”暗含诗人对京官身份的珍视,亦反衬外放东都的失意。“上马出门回首望”三个连贯动作用白描笔作用精炼。看似平平流水账,实则是精心提炼,无一字写不舍,却满纸尽是不舍之意,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深深的不舍之情。最末“何时更得到京华”诗人道出心中所忧:“何时更得到京华”,表明了自己为何而忧伤,此去一别归期难料,故尽是惆怅。
# 令狐楚原作云:“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其实唱和两诗皆非惜花之意,唐人以京官为重,出京一步辄自谓有沦谪之憾。楚以大和二年(828)甫召入为户部尚书,固望再入中书。乃不及半年,复出为东都留守。东都留守虽重臣所居,实为闲职,宜其怏怏而禹锡亦为之不平也。
现代文史大家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
上一篇:唐·温庭筠《赠知音》
下一篇:唐·白居易《寒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