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3
wàng
yún
yǒu
hǎo
qiú
tiān
cháng
wǎng
yóu
pèi
lán
huì
wèi
shuí
xiū
yàn
wǎn
jué
xīn
chóu

译文

眺望云端天际啊,那里有我心爱的人,通往天界的路途漫长啊,想要前往却没有途径。身佩着兰草蕙花啊,是为谁修饰装扮,美好的姻缘断绝了啊,我的心中满是忧愁。

逐句剖析

"望云际兮有好仇":眺望云端天际啊,那里有我心爱的人,

"天路长兮往无由":通往天界的路途漫长啊,想要前往却没有途径。

"佩兰蕙兮为谁修":身佩着兰草蕙花啊,是为谁修饰装扮,

"宴婉绝兮我心愁":美好的姻缘断绝了啊,我的心中满是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歌》是魏晋时期曹植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眺望云端,想到心中的意中人,却因天路漫长而无法前往的怅惘。他身佩兰草蕙花精心修饰,却不知是为谁而做,曾经美好的情谊断绝,让他满心忧愁。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借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抒发了对心上人难以相见、美好情感逝去的失落与愁绪,情感真挚,语言清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全诗以自然景象起兴,借香草自饰的细节,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对意中人的思念、相见的艰难及美好逝去的忧愁,情感真挚而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望云际兮有好仇”以“云际”的高远景象起兴,“好仇”点明心中牵挂的意中人。诗人眺望云端,将思念寄托于辽阔天际,既写出心上人如在云端般遥不可及,又暗含爱慕之情的深切,语言简洁却将那份遥望的怅惘与眷恋勾勒出来。“天路长兮往无由”紧承上句,“天路长”以遥远强调相见的艰难,“往无由”则直接点出无法前往的无奈。“长”与“无由”的组合,将距离的阻隔与行动的受限结合,强化了求而不得的失落感,为全诗的愁绪定下基调。“佩兰蕙兮为谁修”转而描写自身行为,“兰蕙”是香草,象征高洁美好,“修”意为修饰装扮。诗人佩戴香草精心修饰,却发出“为谁”的疑问,看似自问,实则流露心意无人领会的孤寂——美好的修饰因心上人不在而失去意义,将深情无处寄托的怅然藏于问句之中。“宴婉绝兮我心愁”收束全诗,“宴婉”指美好的情谊或姻缘,“绝”字写出这份美好关系的断裂。前几句的遥望、无奈、孤寂,最终都化作“我心愁”的直白抒发,将情感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陆机《答贾谧诗十一章》

下一篇:魏晋·王粲《赠文叔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