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3
huáng
kǎo
jiàn
shì
cóng
zhēng
fāng
zhì
fēng
ér
wàn
méng
shuāng
jiàn
shǒu
kǎi
jiǎ
wéi
cháng

译文

父亲建立了伟大的基业,我跟随他征战四方。在风中梳头,在雨中沐浴,行程万里,遭受着霜露的侵袭。手中总是拿着剑戟,身上总是穿着铠甲。

逐句剖析

"皇考建世业":父亲建立了伟大的基业,

"余从征四方":我跟随他征战四方。

"栉风而沐雨":在风中梳头,在雨中沐浴,

"万里蒙露霜":行程万里,遭受着霜露的侵袭。

"剑戟不离手":手中总是拿着剑戟,

"铠甲为衣裳":身上总是穿着铠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是三国时期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追忆父辈功业与自身征战经历为核心,通过简练笔触勾勒出军旅生涯的艰辛与壮志未酬的悲慨。曹植作为建安文学代表,此诗既承续乐府叙事传统,又融入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沉,展现了建安风骨的慷慨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首句尊称父亲曹操开创基业,奠定家族功勋;次句点明自身追随父辈征战四方的经历,将个人命运与家族使命紧密相连。中间两句“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以“栉风沐雨”写征战之苦,万里行程饱经风霜,既写实景,又暗喻政治风云的严酷。后两句“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刻画战士形象,剑戟成为精神符号,铠甲“为衣裳”则以夸张笔法,将战斗装备融入日常生活,凸显军旅生涯的严酷与坚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丕《猛虎行》

下一篇:魏晋·石崇《思归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