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影免园池":在免园池边留下身影,
# 擢影:耸出的影子,疑指高大之竹影。擢,耸出。
"抽茎淇水侧":在淇水岸边抽出茎条。
# 抽茎:草木发芽,此疑指淇竹拔节。
"朝映出岭云":早晨映衬着出岭的云彩,
# 朝映出岭云:朝阳映照着山岭上的云彩。
"莫聚飞归翼":傍晚聚集着归飞的羽翼。
# 莫聚飞归翼:傍晚飞鸟纷纷归巢。莫,同暮,傍晚。飞归翼,归巢的飞鸟。
"幸杂缃囊用":有幸混杂在缃囊之中使用,
# 幸杂缃囊用:庆幸有用彩色丝绸织成的书帙。幸,副词,表明因书帙的保护使书感到幸运。杂,通“匝”,遍。湘囊,浅色纺织袋子。
"聊因班女织":姑且因为班女的纺织而存在。
# 班女:原指汉成帝妃班婕妤,此喻指美丽女子。,聊因:只是因为。
"一合轩羲曲":一旦契合轩羲的曲调,
# 轩羲曲:以远古传说人物伏羲和轩辕故事为题材的乐曲。
"千龄如可即":千年时光仿佛近在咫尺。
# 千龄如可即:千岁可达到。
1. 写作手法
用典:“幸杂缃囊用,聊因班女织”巧用班婕妤的典故。班婕妤是汉代才女,以才德见称,常与织作等相关文化意象相联系。诗中作者借班女织的典故,将书帙的制作关联到才女的织作行为上,把书帙想象成经班婕妤这般才女之手织就,赋予书帙精致、典雅的文化内涵,以此凸显书帙所承载典籍的珍贵,展现对典籍文化的推崇。
2. 分段赏析
“擢影免园池,抽茎淇水侧。朝映出岭云,莫聚飞归翼”,前两句中“免园池”“淇水侧”点明事物生长环境,借景暗示书帙相关事物的渊源。后两句从时间角度,“朝”“莫”描绘景象,以云、归翼等意象,营造出开阔而富有变化的氛围,为后文做铺垫。“幸杂缃囊用,聊因班女织。一合轩羲曲,千龄如可即”,前两句表明书帙的用途与文化关联,体现其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意义。后两句则似乎表达一种对久远文化传承的感慨,“千龄如可即”传达出对跨越漫长时间而延续的文化的一种向往与思索。
上一篇:南北朝·周弘直《赋得荆轲诗》
下一篇:南北朝·萧衍《子夜歌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