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òng
nèi
rén
zuò
shǒu
suì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徐君茜浏览量:3
huān
duō
qíng
wèi
shǎng
zhì
tíng
bēi
jiǔ
zhōng
táo
zòng
yáng
méi
lián
kāi
fēng
zhàng
zhú
jìn
tàn
chéng
huī
bìn
chāi
zhòng
wèi
dài
xiǎo
guāng
cuī

译文

欢乐太多,情意还没有到尽头,尽情欣赏景致,不要停下酒杯。喜欢酒中有桃子的点缀,粽子中能寻到杨梅的踪迹。帘子掀开,晚风钻进帐中,蜡烛燃尽,炭也化成了灰。不要疑惑鬓边的钗饰沉重,那是在等待晨光把天明催促。

逐句剖析

"欢多情未极":欢乐太多,情意还没有到尽头,

# 欢多情未极:除夕之夜,家人共坐,欢乐多多但尚未尽兴,故酒儿一杯又一杯。

"赏至莫停杯":尽情欣赏景致,不要停下酒杯。

"酒中喜桃子":喜欢酒中有桃子的点缀,

# 酒中喜桃子:可能是用桃子泡的酒。

"粽里觅杨梅":粽子中能寻到杨梅的踪迹。

"帘开风入帐":帘子掀开,晚风钻进帐中,

"烛尽炭成灰":蜡烛燃尽,炭也化成了灰。

# 烛尽炭成灰:指天已经快接近拂晓。

"勿疑鬓钗重":不要疑惑鬓边的钗饰沉重,

# 勿疑:不要疑惑为什么夜深还打扮得整整齐齐,这是为了等待清晨的到来(以拜年)。此处特点点出“鬓钗重”已示庄重。

"为待晓光催":那是在等待晨光把天明催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是南朝徐君茜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属于写景抒情题材,以除夕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妻子守岁的情景。开篇点明夫妻二人欢乐情浓,尽情欣赏守岁之景,不停举杯,展现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接着描写守岁时酒中的“桃子”、粽里的“杨梅”,展现独特的守岁习俗。随后描绘帘幕开启,风吹入帐,蜡烛燃尽,炭火成灰,体现时间的推移。最后以“鬓钗重”体现庄重,表达对新年曙光的期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写夫妻夜坐守岁的场景,表达了夫妻间的深情以及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除夕夜守岁情景的五言古诗。整首诗以自然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守岁时的欢乐温馨场景,流露出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和对新年的期许。

2. 分段赏析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开篇直抒胸臆,以“欢多”“情未极”点出除夕夜与内人相聚的喜悦浓厚而未尽,“赏至莫停杯”则通过“不停杯”的动作,展现出畅饮的尽兴,传递出夫妻间亲密融洽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欢快温馨的基调。“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聚焦饮食细节,“喜”“觅”两个动词生动传神。“酒中桃子”“粽里杨梅”是守岁时的应景食物,诗人通过描写品尝这些食物的愉悦,将节日的热闹与生活的情趣融入诗句,体现出对平凡幸福的珍视。“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转向环境描写。“帘开”“风入”写出夜风的动态,“烛尽”“炭成灰”则暗示守岁时间之长,从侧面烘托出夫妻二人相守的专注与不舍。这些景物细节营造出静谧而温暖的夜晚氛围。“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以人物情态作结。“鬓钗重”本是实物感受,诗人却解释为“为待晓光催”,将对钗饰重量的疑惑转化为等待天明的急切,细腻地刻画出内人(或诗人自己)守岁至深夜仍兴致不减的状态,暗含对新一天到来的期盼,以及对这份相聚时光的珍惜,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江淹《秋至怀归诗》

下一篇:南北朝·江洪《咏荷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