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sāng
shǒu

朝代:南北朝作者:王台卿浏览量:2
shàng
sāng
yíng
yíng
dào
páng
sòng
jūn
shàng
liáng
shì
lèi
néng
shàng
sāng
yáo
yáo
shān
xià
xī​​
jūn
shù
wàn
qiè
lái
shǒu
kōng
guī
shàng
sāng
jiǎo
jiǎo
yún
jiān
yuè
fēi
qiǎo
xiào
姿
hào
chǐ
齿
wèi
shuí
shàng
sāng
niǎo
niǎo
tóu
jūn
xíng
fǎn
jīn
shì
shí

译文

田间小路的桑树郁郁葱葱,路旁站着体态美好的女子。送您走上河桥,擦着眼泪说不出话。田间小路的桑树郁郁葱葱,遥远的山路在山下延伸。你去戍守万里之外的边疆。我独自守着这空荡荡的闺房。茂盛的桑树生长在田间小路上,明亮的月亮高挂在云端。并非没有美丽的笑容,洁白的牙齿为谁而绽放?茂盛的桑树生长在田间小路上,织机上的丝线轻轻飘动。你出行也该回来了,今天晚上到底是何时。

逐句剖析

"郁郁陌上桑":田间小路的桑树郁郁葱葱,

# 郁郁:繁盛茂密的样子。

"盈盈道旁女":路旁站着体态美好的女子。

# 旁:一作傍。,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送君上河梁":送您走上河桥,

# 梁:桥。

"拭泪不能语":擦着眼泪说不出话。

"郁郁陌上桑":田间小路的桑树郁郁葱葱,

"遥遥山下蹊":遥远的山路在山下延伸。

# 蹊:小路。,遥遥:远貌。

"君去戍万里":你去戍守万里之外的边疆。

"妾来守空闺":我独自守着这空荡荡的闺房。

"郁郁陌上桑":茂盛的桑树生长在田间小路上,

"皎皎云间月":明亮的月亮高挂在云端。

# 皎皎:洁白的样子。明亮貌。陶渊明《拟古》其七:“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非无巧笑姿":并非没有美丽的笑容,

# 巧笑:轻巧、美好的笑。《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皓齿为谁发":洁白的牙齿为谁而绽放?

# 皓齿:洁白的牙齿。曹植《杂诗》其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皓,白。发,开。

"郁郁陌上桑":茂盛的桑树生长在田间小路上,

"袅袅机头丝":织机上的丝线轻轻飘动。

# 丝:谐“思”。,袅袅:柔软细长的样子。纤柔貌。

"君行亦宜返":你出行也该回来了,

"今夕是何时":今天晚上到底是何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陌上桑四首》是南北朝梁代诗人王台卿创作的组诗。这四首诗可视为一组诗的四个篇章。其第一首生动描绘了妻子在送别丈夫出征时,二人依依惜别、痛苦万分的情景;第二首则深刻表达了妻子独自守着空闺的无尽愁苦;第三首阐述了女子无心打扮的缘由;第四首更是倾诉了妻子期盼丈夫早日归来的心声。这四首诗相互呼应,完整地勾勒出了妻子与丈夫分别后的心路历程。从结构上看,四首诗的首句完全相同,通过循环往复的手法,进一步凸显了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痛苦。自古以来,闺怨诗,尤其是描写征人之妇的哀怨之作,在诗歌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女性的痛苦并非仅仅是个人问题,它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女性的痛苦不仅值得人们关注,她们的情感也一直是文人墨客热衷于描绘和寄托的对象,这或许正是闺怨诗得以兴盛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其一“郁郁陌上桑,盈盈道傍女。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诗的开篇以“郁郁陌上桑”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与“盈盈道傍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女子的美貌与柔情。然而,这种美好却被离别的场景打破,“送君上河梁”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不舍,“拭泪不能语”则将女子的哀怨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二“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中“遥遥山下蹊”与“郁郁陌上桑”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遥远的氛围。“君去戍万里”点明了丈夫远征的事实,而“妾来守空闺”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凄凉,展现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其三“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此句以“皎皎云间月”为背景,衬托出女子的美貌与内心的孤独。“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则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即使自己容貌依旧,却无人欣赏,进一步深化了闺怨的主题。其四“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中“袅袅机头丝”象征着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绵绵不绝。“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则直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六》

下一篇:南北朝·萧纲《从顿还城南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