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ūn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3
xiāo
sháo
jiǔ
zòu
yùn
qiāng
suī
gāo
diào
shāng
què
jiàn
cūn
míng
yuè
shēng
niú
duàn
rén
cháng

译文

《箫韶》乐章演奏了九遍,音韵凄清又洪亮,曲调虽然高亢却不显得悲伤。转头看见孤寂的村庄在明月照耀的夜晚,一声牧童的牛笛响起,却让人肝肠寸断。

逐句剖析

"箫韶九奏韵凄锵":《箫韶》乐章演奏了九遍,音韵凄清又洪亮,

"曲度虽高调不伤":曲调虽然高亢却不显得悲伤。

"却见孤村明月夜":转头看见孤寂的村庄在明月照耀的夜晚,

"一声牛笛断人肠":一声牧童的牛笛响起,却让人肝肠寸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村笛》是唐代诗人韦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音乐对比为核心主题,借“箫韶”典故起笔,首句描绘宫廷雅乐箫韶多次演奏,韵律凄清且铿锵,尽显华丽庄重;次句评价其曲调高雅却不失温和,不让人有尖锐之感。第三句笔锋陡转,将场景从宫廷拉到孤村,在明月的映照下,孤村一片静谧清幽,与前文的宫廷之乐形成鲜明反差。尾句在这宁静氛围中,一声质朴苍凉的牛笛传来,瞬间触动诗人内心,引发断肠之痛。全诗运用对比手法,语言简洁质朴却意境深远,通过宫廷乐与村笛声的碰撞,抒发了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箫韶九奏韵凄锵”,“箫韶”乃舜时之乐,诗人以“九奏”凸显其演奏的盛大与繁复,“凄锵”二字则精准地描绘出箫韶之韵的独特质感,既有凄清之感,又有铿锵之韵,让人仿佛置身于庄重典雅的宫廷乐舞之中。次句“曲度虽高调不伤”,进一步评价箫韶之曲。其曲调高雅,却并不让人觉得尖锐刺耳、难以接受,而是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一种高雅而不失温和的美感,体现出诗人对宫廷雅乐的欣赏与赞叹。第三句“却见孤村明月夜”,笔锋陡然一转,从华丽的宫廷场景切换到宁静的乡村夜晚。孤村在明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静谧、清幽,与前文的宫廷之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引出牛笛之声做了铺垫。尾句“一声牛笛断人肠”,在这孤村明月夜中,突然传来一声牛笛。这质朴而略带苍凉的牛笛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与前面的箫韶之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诗人不禁为之断肠,表达出诗人对乡村质朴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松》

下一篇:唐·韦庄《梦入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