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北云气昼昏昏":代北云起白昼昏黑,
# 代北:古地区名。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
"千里飞蓬无复根":千里断蓬风飘满地。
# 无复根:不再有根,不再有再生的草根。,飞蓬: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
"寒雁嗈嗈渡辽水":寒雁鸣叫向南飞渡辽水,
# 辽水:辽河的水。辽河。,嗈嗈:漫远貌。壮健貌。丁丁有声。一说“丁丁”,鸟类和鸣声。,寒雁:寒天的雁。诗文中常以衬托凄凉的气氛。
"桑叶纷纷落蓟门":蓟门的桑叶纷纷落地。
# 蓟门:北京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
"晋阳山头无箭竹":晋阳宫垣已无获篙可作箭竹,
# 箭竹:竹的一种。高近丈,节间三尺,坚劲,可制箭。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华中、华西各省山地。,晋阳: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疏勒城中乏水源":疏勒城中的水泉也难寻觅。
# 疏勒:古西域诸国之一。其治疏勒城,即今新疆疏勒县。
"属国征戍久离居":良人长久戍守在边防,
# 离居:离开居处。,征戍:征战戍边。,属国:附属国。委托国事。
"阳关音信绝能疏":阳关一去无信息。
# 绝能疏:音信绝断而会疏远。,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常用以泛指远方。古曲《阳关三迭》的省称。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
"原得鲁连飞一箭":但望能借鲁连一支箭,
# 鲁连: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
"持寄思归燕将书":家书射往边城亲人回。
# 燕将书:燕子捎带书信。,思归:思念归乡。,持寄:持物寄人。
"渡辽本自有将军":边塞自有渡辽将军去镇守,
# 本自:本来自然。本来就,一向是。,渡辽:渡过辽河。
"寒风萧萧生水纹":寒风萧萧吹动河水生波纹。
# 水纹:水的波纹。,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形容凄清、寒冷。萧条;寂静。
"妾惊甘泉足烽火":我恐烽火照耀甘泉宫,
# 足:多。,甘泉: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妾:妇人自谦的称呼。
"君讶渔阳少阵云":你怕渔阳无人靖妖氛。
# 阵云:战阵的烟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渔阳: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讶:惊讶。,君:君王。夫君。君子。
"自从将军出细柳":自从你跟随将军离细柳,
# 细柳:细柳营。细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帝自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
"荡子空床难独守":我孤孤单单心自苦。
# 荡子:浪荡子。游子。
"盘龙明镜饷秦嘉":你送的盘龙明镜空在旁,
# 秦嘉:字士会,陇西(治今甘肃临洮)人。东汉诗人。赠妇诗三首描写了其夫妻的恩爱。,饷: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赠送。,盘龙明镜:以盘龙为饰的铜镜。
"辟恶生香寄韩寿":寄我的辟邪奇香惹人愁。
# 韩寿:韩寿偷香。韩寿与贾氏的故事。历史上将“韩寿偷香”与“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一起作为风流四事。,辟恶生香:避除恶虫的生香料。辟恶:祛除恶气,祛邪避灾,祛除瘟病。生香,指芸香。麝香品类之一。生的麝香。
"春分燕来能几日":燕子北来春光已无多,
# 春分:春分节气。
"二月蚕眠不复久":二月蚕眠良时也不长久。
# 不复久:不再长久。,蚕眠:蚕在生长过程中要蜕数次皮,每次蜕皮前有一段时间不动不食,如睡眠的状态,故称。
"洛阳游丝百丈连":洛阳的游丝缠绵不断,
# 游丝:飘动着的蛛丝。飘动的蚕丝。指缭绕的炉烟。,洛阳:河南洛阳城。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
"黄河春冰千片穿":黄河的春冰片片消散。
# 春冰: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桃花颜色好如马":桃花艳丽的颜色,犹如毛色漂亮的马匹,
# 马:桃花马。名马。毛色白中有红点的马。
"榆筴新开巧似钱":新长出的榆荚,精巧得好似汉代的铜钱。
# 钱:汉代钱币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榆筴: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蒲桃一杯千日醉":葡萄美酒图一醉,
# 蒲桃:葡萄。葡萄酒。
"无事九转学神仙":闲来炼丹学神仙。
# 九转:九转丹炉。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定取金丹作几服":不知要服食几次金丹,
# 几服:几次服用。,金丹:古代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能令华表得千年":就可以像华表永存千年。
# 华表:华丽的外表。也称“华表柱”。古代设在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荒凉的边塞景象,借寒雁南飞、桑叶纷落点明秋风萧瑟时节,托出主题,思妇因良人远戍边地音信隔绝而思念忧愁,活用鲁仲连典故写其痴情幻想。还回溯夫妻分别情景,从正面铺写思妇与征夫相思,以盘龙镜、辟恶香等寄托情思。最后即景抒怀,借洛阳春光、美酒、修道等表达思妇的怨旷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运用鲁仲连的典故。战国时,燕国将领攻下齐国聊城,久攻不下,鲁仲连写信系在箭上射给燕将,燕将读后,罢兵而去。诗人借此表达希望有人能像鲁仲连一样,帮助征人摆脱困境,早日思归的愿望。
3. 分段赏析
起首六句:“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寒雁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晋阳山头无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诗人以苍莽凄怆之笔勾勒边塞景象。“代北云气昼昏昏”,描绘出绝域之地白昼昏暗的阴沉氛围,“千里飞蓬无复根”,借飞蓬被狂风席卷、无根飞旋之态,凸显此地苦寒与狂风肆虐。寒雁南飞、桑叶纷落的秋景描写,既点明时节,又营造出易引发感伤怀远的氛围。“晋阳”“疏勒”二句用典,与当前前线“无箭竹”“乏水源”的困境形成对比,从景物描写中层层递进,细腻展现思妇由思念渐生忧愁的心情,自然引出思妇抒情,托出“良人从役”“妇人怨旷”主题。此部分在语言上,用词精准,如“昏昏”“纷纷”等叠词增强画面感;在表达技巧上,借景抒情与用典结合,使情感表达含蓄深沉。“属国征戍久离居”至“持寄思归燕将书”四句:“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良人远戍属国,长久分离且音信隔绝,思妇在忧思中突发奇想,期望能如鲁仲连般修书系箭,召回亲人。庾信活用典故,将思妇的痴情与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侧面反映出其对良人深切的牵挂。此四句在内容主题上,聚焦思妇情思;在表达技巧上,通过幻想情节使情感抒发更具感染力。“渡辽本自有将军”至“君讶渔阳少阵云”四句:“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回溯夫妻分别场景,先说边塞有将军镇守,却因渔阳战事阴云逼近,烽火惊动宫廷,亲人不得不出征。“寒风萧萧”的水边分别场景,渲染出离别的凄楚与不舍。诗人由现实到幻想,再回到现实,使情感表达跌宕起伏,情致委曲,展现出思妇复杂的心境。语言上,“寒风萧萧”等描写营造出浓郁的氛围;表达技巧上,叙事与抒情融合,增强情感张力。“自从将军出细柳”至“二月蚕眠不复久”六句:“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正面铺写思妇与征夫相思。思妇空床独守,面对象征夫妻情意的盘龙镜与辟恶香,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诗人连用秦嘉徐淑、贾充女韩寿的典故,凸显思妇多情。“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以良辰苦短、青春易逝之感,进一步强化思妇的相思与忧愁。此部分在形象塑造上,将思妇置于独守空床的情境中;在表达技巧上,用典与比兴手法结合,深化情感内涵。最后八句:“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诗人即景抒怀,描绘三月洛阳游丝映空、黄河冰融、桃花艳丽、榆荚初绽的明媚春光。面对如此美景,思妇试图借美酒沉醉、炼丹修道来忘却忧愁,期望留住青春。在语言风格上,描写春光的语句清新优美;在内容主题上,展现思妇在忧愁中的自我排遣,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怨旷之情深沉。
4. 作品点评
庾信《燕歌行》在结构布局上极为精妙。作为长篇之作,其伏应转接、夹叙夹议,开合变化丰富,深合古体诗创作之法。开篇秋景描绘,为全诗奠定悲剧基调,也为思妇盼归之情埋下伏笔;“晋阳”二句引出战事困境,“愿得”二句与之呼应,前后顾盼,伏应紧密。“渡辽”二句起势,“妾惊”二句随即顿挫,节奏起伏跌宕,曲折有致。“盘龙明镜”二句,明写镜、香之物,暗蕴思妇征夫深情,藏显结合,韵味十足。末四句学仙服丹之语,看似游离,实则是情感逻辑发展的必然。全诗层次分明、波澜起伏,尽显笔力,起笔苍茫,收笔飘洒,笔致摇曳,具有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南北朝·江淹《清思诗》
下一篇:南北朝·沈约《六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