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yóu
jīng
kǒu
běi
yìng
zhào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浏览量:3
jiè
chéng
xìn
huáng
shì
chóng
gāo
shì
wèi
míng
jiào
yòng
dào
shén
chāo
wén
fén
shuǐ
yóu
jīn
jiàn
chén
wài
biāo
míng
jiā
chūn
zhǔ
shuì
luán
dēng
shān
jiāo
zhāng
tiào
dào
jǐng
liè
yán
zhǔ
guī
cháo
yuǎn
yán
yìng
lán
bái
jiāng
gāo
yuán
绿
liǔ
yòu
sàn
hóng
táo
huáng
xīn
měi
yáng
wàn
xiàng
xián
guāng
zhāo
wǎng
wéi
zhí
zhì
cán
chǎng
miáo
gōng
zhuō
suǒ
zhōng
suǒ
fǎn
lín
cháo
céng
shì
yíng
jiù
xiǎng
lǎn
zòu
zhǎng
yáo

译文

玉玺警戒人民以诚信,黄屋显示皇权最崇高。行事为名教发挥作用,治道以神明超然为妙。昔闻尧帝逍遥汾水滨,今见高祖纵马世外游。笛声引路越过春江岸,暂停车驾登上高山头。张设帐帷跳望山倒影,排好宴席观赏退江潮。远方崖岸兰草光掩映,弯曲江畔白日正照耀。平原低地绿柳绽新芽,山丘田园遍布鲜红桃。皇心美善似春光滋润,万物争荣光辉而多娇。回想自己拘泥朝廷里,追忆宿志渐愧官与禄。工巧朴拙个性有所宜,终要归返山林自隐处。在位常想昔日隐逸志,观赏景物献此长歌谣。

逐句剖析

"玉玺戒诚信":玉玺警戒人民以诚信,

# 戒:警戒。,玉玺:皇帝的印信。古时尊卑皆用之,秦以来帝王印信独称玺。

"黄屋示崇高":黄屋显示皇权最崇高。

# 黄屋:黄缯作里的车盖。

"事为名教用":行事为名教发挥作用,

#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

"道以神理超":治道以神明超然为妙。

# 超:超然。,神理:高超如神的韬略和见识。

"昔闻汾水游":昔闻尧帝逍遥汾水滨,

# 汾水游:指尧帝无为而治,为政而逍遥于汾水之阳事。

"今见尘外镳":今见高祖纵马世外游。

# 镳:马口衔的铁。喻马。,尘外:尘世之外。

"鸣笳发春渚":笛声引路越过春江岸,

# 春渚:春日的水滨。,鸣笳:指鸣笛笳引路。

"税銮登山椒":暂停车驾登上高山头。

# 山椒:山顶。,税銮:解驾停车。

"张组眺倒景":张设帐帷跳望山倒影,

# 倒景:山在水中的倒影。,眺:远望。,张组:张设组帷。组,丝带。此代饰有丝带的帷帐。

"列筵瞩归潮":排好宴席观赏退江潮。

# 归潮:江水退潮。,列筵:布置宴席。

"远岩映兰薄":远方崖岸兰草光掩映,

# 兰薄:兰草之丛。,远岩:远处的崖岸。

"白日丽江皐":弯曲江畔白日正照耀。

# 江皐:江的曲岸。,丽:附着。

"原隰荑绿柳":平原低地绿柳绽新芽,

# 荑:草木初生的嫩芽。,原隰:高平之地为原,低洼之地为隰。

"墟囿散红桃":山丘田园遍布鲜红桃。

# 墟囿:山丘田园。

"皇心美阳泽":皇心美善似春光滋润,

# 阳泽:春日阳光滋润万物。比喻皇帝对臣民的恩泽。,美:美善,美好。,皇心:皇帝的心意。皇,指宋高祖。

"万象咸光昭":万物争荣光辉而多娇。

# 光昭:照耀。以万物接受阳光哺育,比喻天下普受皇帝恩泽。,咸:都。,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顾己枉维絷":回想自己拘泥朝廷里,

# 维絷:束缚。指诗人自己被挽留于朝廷,非己之志。,枉:冤屈,委屈。,顾己:顾念及自己。

"抚志惭场苗":追忆宿志渐愧官与禄。

# 场苗:田园里的禾苗。,抚志:想到个人的志向。指诗人的归隐之志。

"工拙各所宜":工巧朴拙个性有所宜,

# 工拙:工巧拙笨。工,指善于做官;拙,指不通仕进。

"终所反林巢":终要归返山林自隐处。

# 林巢:山林中巢居。

"曾是萦旧想":在位常想昔日隐逸志,

# 旧想:旧时的想法。指隐居的念头。,曾是:在位,指做官。

"览物奏长谣":观赏景物献此长歌谣。

# 长谣:长歌。,览物:观看眼前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篇以“玉玺”“黄屋”等意象,点明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引出对名教和神理的思考。接着诗人叙述往昔听闻帝王巡游之事,如今自己有幸随皇帝出游京口北固山。诗中重点描绘在北固山所见早春美景,远岩映兰草,白日耀江皋,原野柳绿,园囿桃红,万象昭然。但诗人并未一味沉浸于写景,而是借景抒情,在诗末表露自己被朝廷束缚的苦恼,直言渴望回归山林、过上隐逸生活的心愿。前半部分从皇家象征引入出游之事,为写景做铺垫;中间写景段落,从听觉到视觉,层次分明;后半部分抒情,由景及情,直抒胸臆,展现内心纠结。此诗体现谢灵运山水诗特色,其对景物细致描摹及情感自然流露,为研究南朝诗歌创作风格和文人心态提供素材,对后世山水诗发展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谢灵运生于东晋士族之家,南朝刘宋时,因仕途屡屡受挫而多次归隐。京口北固山自古以来便是军事要地,也是文人雅士登高揽胜之处。谢灵运奉诏游历此地时,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感慨。他的家族背景与归隐经历,为其山水诗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玉玺戒诚信,黄屋示崇高。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诗的开篇,谢灵运以“玉玺”象征帝王的诚信权威,“黄屋”凸显皇家的崇高尊贵,点明皇家气派。进而阐述皇家行事符合名教规范,所行之道超越常理,蕴含着对皇家尊崇之意。这几句为全诗定下基调,既回应应诏作诗的要求,颂扬皇家威严,又巧妙引出后文的游历与感慨,在结构上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展现出诗歌庄重典雅的风格。“昔闻汾水游,今见尘外镳。鸣笳发春渚,税銮登山椒。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皋。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诗人先以“昔闻”与“今见”对比,表明此次随皇帝出游京口北固山,如同古代帝王出游般不凡。“鸣笳发春渚,税銮登山椒”从听觉和行动上,描绘出游时笳声在春日洲渚响起,车驾停驻后众人登山的情景,营造出热闹而有序的出游氛围。接着“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写出在山上摆开筵席,众人眺望江景的画面。随后几句着重写景,远处山岩与兰草丛相映,阳光洒在江边高地,原野与低湿地带柳树抽芽,村落和园囿中桃花散落。诗人运用细腻笔触,从远景到近景,从自然景观到田园景致,多角度描绘出早春时节北固山一带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语言上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如“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皋”“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等句,尽显其山水诗的语言特色,让读者如临其境。“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顾己枉维絷,抚志惭场苗。工拙各所宜,终以反林巢。曾是萦旧想,览物奏长谣。”诗人先颂扬皇帝心怀如春光般美好,润泽万物,使世间万象都光辉灿烂。然而笔锋一转,“顾己枉维絷,抚志惭场苗”表达出自己被朝廷束缚的无奈与苦恼,反思自己的志向,自觉愧对田野中的禾苗,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工拙各所宜,终以反林巢”直言自己认为无论才能高低,都应顺应本性,最终回归山林。最后“曾是萦旧想,览物奏长谣”表明回归山林一直是自己的心愿,此次览物有感,便写下这首长诗。这部分诗人借景抒情,将内心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与渴望归隐的心情和盘托出,与前文的写景和对皇家的颂扬形成反差,使诗歌主旨更加深刻,展现出诗人在应诏场合下复杂矛盾的心境,也让读者感受到其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代空城雀》

下一篇:南北朝·萧衍《五字叠韵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