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媚年春":行客留连春天的美景,
# 年春:新年的春天,来年春天。,媚:妩媚,明媚。,旅游:外出旅行游览。
"年春媚游人":春景也在取悦着游人。
# 游人:游览游玩的人。
"徐光旦垂彩":早晨散开的阳光垂下霞彩,
# 垂彩:垂下光彩或彩色。,旦:早晨。,徐光:柔和缓慢的春光。徐徐的春光。
"和露晓凝津":晨露在津渡旁凝结。
# 凝津:谓天地精灵之气相合而凝成津液。,晓:拂晓。,和露:和熙的露水。春天的露水。
"时嘤起稚叶":嫩叶间不时传来鸟鸣声,
# 稚叶:稚嫩的树叶。,时嘤:应时的鸟啼声。嘤,象声词,形容鸟叫声或低而细微的声音。
"蕙气动初苹":带着兰花香气的风吹动着水面的浮苹。
# 初苹:初期生长的白萍。,蕙气:蕙草的香气。
"一朝阻旧国":可是我正远离故国,
# 旧国:旧时的国家;故国。故乡。,阻:阻断。,一朝:一旦。某一天。
"万里隔良辰":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与它相隔万里啊。
# 良辰:良好的时辰。美好的时光。,隔:隔断。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诗,借春日旅游时所见的明媚风光(如“徐光旦垂彩”的晨光、“蕙气动初苹”的花香等),与“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的羁旅之思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游人对春景的喜爱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抒发了漂泊在外、难以归乡的惆怅之情。
2. 分段赏析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两句是诗的开篇,用两个“媚”字形成回环往复的效果,把春天与游人的关系写得很亲切。“媚”在这里是“讨好、吸引”的意思,春天的美景讨得了游人的喜爱,游人的兴致又让春天显得更有活力。这两句直接点出“旅游”与“春”的关联,让人一看就知道诗人是在写春天出游的情景,也暗示了后面会有对春光的描写。“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徐光”指的是柔和的阳光,“旦”是早晨,“垂彩”就是说阳光像垂下来一样,给大地染上了色彩;“和露”是指带着湿润气息的露水,“晓”也是早晨,“凝津”说的是露水在草叶、石子上凝结,像一颗颗晶莹的小珠子。这两句把早晨的光线和露水写得很生动,让人好像能看到阳光慢慢洒下,露水慢慢形成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苹”两句写的是春天的生机。“时嘤”是指应时的鸟叫声,“稚叶”是刚长出来的嫩树叶,鸟叫声从嫩树叶间传出来,显得很活泼;“蕙气”是蕙草的香气,“初苹”是刚刚长出来的浮萍,蕙草的香气随着风飘过来,连浮萍都被香气带动了。这两句用了鸟叫、嫩叶、花香、浮萍这些春天的元素,把春天的热闹和生机都表现出来了,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两句是诗的转折,从写春光的美好转到了写思乡的悲伤。“一朝”就是“一旦”,“阻旧国”是说被阻挡在了故乡之外,“万里”是很远的距离,“隔良辰”是说和美好的时光分开了。这两句把前面的春光和后面的悲伤形成了对比,让人觉得春天的美景虽然好,但因为远离故乡,反而更让人想念。这里的“阻”和“隔”用得很简单,但却把那种回不了家的无奈和悲伤都写出来了。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采菱歌》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采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