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骍角弓":骑乘白马,手持赤黄色的角弓,
# 骍角弓:赤色兽角制作的硬弓。骍角,语本《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犂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何晏集解:“犂,杂文。骍,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宁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后因以“骍角”表示后裔俊拔远胜前辈。角弓,兽角制作的硬弓。
"鸣鞭乘北风":挥鞭策马,迎着呼啸的北风疾驰。
# 鸣鞭:鸣响马鞭。
"要途问边急":在要道上得知边境急报传来,
# 边急:边疆的危急形势。,要途:亦作“要涂”。遮道;迎于途中。要,要求。邀请。
"杂虏入云中":混杂的敌虏已侵入云中郡一带。
# 云中:古郡名。原为战国赵地,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有时泛指边关。,杂虏:混杂的敌虏。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闭壁自往夏":从夏天起就紧闭营垒坚守,
# 往夏:去往或向往夏天来临。,自:独自。自己。,闭壁:关闭的壁垒。关闭城门。谓只守不战。坚壁,坚守或加固壁垒。
"清野径还冬":清野防御,转眼又到了寒冬时节。
# 还冬:返还冬季。,清野:清旷的原野,清除郊野。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田野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
"侨装多阙绝":身上的征衣破旧残缺,
# 阙绝:匮乏断绝。缺乏;缺少。阙,古同“缺”。,侨装:行装;旅服。侨旅的装具。
"旅服少裁缝":旅途中的服装也很少有机会缝补。
# 裁缝:裁剪缝制。,旅服:旅途中穿的服装。
"埋身守汉境":决心埋身疆场守卫汉家边境,
# 汉境:汉朝的边境。,埋身:埋葬身躯。埋藏身体。隐姓埋名。
"沉命对胡封":不惜牺牲生命来对抗胡人的封赏。
# 胡封:胡人的封地。,对:面对。,沉命:沉沦生命。沉没性命。沉:一作沈。
"薄暮塞云起":黄昏时分,边塞乌云涌起,
# 塞云:边塞的风云。,薄暮:薄薄的暮色。傍晚,太阳将落的时候。
"飞沙被远松":飞沙漫天,覆盖了远处的松树。
# 远松:远方或远处的松树。,被:披。覆盖。,飞沙:飞扬的沙尘。
"含悲望两都":含着悲怆遥望东西两都,
# 两都:指西汉的西都长安、东都洛阳。东汉著名历史学家和辞赋家班固著的《两都赋》。,望:遥望。,含悲:怀着悲哀的感情;忍着悲痛。
"楚歌登四墉":登上城墙唱起楚地歌谣。
# 四墉:四周城墙。《说文》墉,城垣也。,楚歌:楚人之歌。楚国歌曲。因其高亢凄厉,引申指悲歌,表示陷入困境。
"丈夫设计误":大丈夫谋划失误,
# 误:失误。错误。,设计:预先定出的方案和计划。,丈夫:大丈夫。有志向的男子。
"怀恨逐边戎":心怀遗恨投身边疆战事。
# 边戎:边地战事;守边。,逐:角逐于。,怀恨:心怀仇恨。心存怨恨。
"弃别中国爱":舍弃了对中原故土的眷恋,
# 中国爱:中原国家里的爱人。,弃别:舍弃与离别。
"要冀胡马功":只希望在战场上立下抗胡的军功。
# 胡马功:追逐胡人兵马的功劳。胡马,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指胡人的军队。,要冀:要求和希翼。
"去来今何道":如今征战归来又能说些什么呢,
# 何道:何足以说道。什么缘故。,今:今日。,去来:离去和归来。过去啦。来,助词。
"卑贱生所钟":卑贱的命运仿佛与生俱来。
# 所钟:所钟爱。所谓喜欢的事情。,贱生:寒士的谦称。犯贱之人。主贱而生出的。贱,不识好歹。犯贱。,卑:单单。唯独。卑:一作当。
"但令塞上儿":但求让边塞的儿郎们知道,
# 儿:小儿。儿郎。指胡虏。,塞上:边塞之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但令:只想让。
"知我独为雄":我独以雄武自立于世。
# 为雄:作为英雄。是雄杰。最为雄壮。,独:独自。单独。,知我:知道我。知道我中国。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用“白马”“角弓”“北风”等意象,勾勒出战士策马奔驰的飒爽形象,奠定边塞诗的苍凉基调。“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直接点明边境告急的紧张局势,“杂虏入云中”交代敌人入侵的地点,为下文战士坚守边疆做铺垫。“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从时间角度写出战士们从夏季到冬季,长期闭守营垒、清野防御的艰苦生活,“自往夏”到“径还冬”的时间跨度,凸显坚守的漫长与不易。“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进一步描绘战士们的困顿,服装破旧缺漏,缺少缝补,侧面反映出边塞物资的匮乏与生活的艰辛。“埋身守汉境,沈命对胡封”则直抒胸臆,展现战士们不惜牺牲生命、坚守国土的决心,“埋身”“沈命”等词充满豪迈之气。“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是经典的边塞景物描写,傍晚时分,塞云涌起,飞沙覆盖远松,通过“塞云”“飞沙”“远松”等意象,渲染出苍凉悲壮的氛围,烘托战士们的心境。“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转而抒发思乡之情,战士登上城墙,悲歌眺望长安与洛阳,“含悲”二字道尽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开始倾诉内心的矛盾,战士自叹谋划失误,怀着遗憾投身边疆,“怀恨”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弃别中国爱,要冀胡马功”表明放弃家乡的亲情,希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弃别”与“要冀”形成对比,展现复杂的心理。“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则流露出无奈与悲愤,征战归来却无所言说,只觉得卑贱的命运缠身,充满对现实的不满。最后“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又重拾豪情,希望自己的英勇能被边塞儿郎知晓,展现战士虽处境艰难却不失英雄气概的一面。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代东门行》
下一篇:南北朝·谢朓《游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