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动":红色的嘴唇颤动,
# 朱唇:红色的口唇。
"素腕举":洁白的手腕举起,
# 素腕:白晳的手腕。多用于女子。
"洛阳少童邯郸女":洛阳的少年和邯郸的女子。
# 邯郸:清商乐的集散地。出舞女。,少童:少年儿童。,洛阳:洛阳城。南朝宋的中京。
"古称《渌水》今《白纻》":古代称《渌水》曲如今唱《白纻》曲,
# 白纻:吴地舞曲,梁武帝时改编为《四时白纻歌》。,渌水:汉代古曲名。
"催弦急管为君舞":弹奏急促的琴弦和管乐为你起舞。
# 为君舞:为君王舞蹈。,急管:急促的管乐。,催弦:催促的弦乐。
"穷秋九月荷叶黄":深秋九月荷叶已经变黄,
# 穷秋:晚秋;深秋。指农历九月。
"北风驱雁天雨霜":北风驱赶着大雁天空降下寒霜,
# 天雨霜:天下霜。雨,下雨。落下。,驱雁:驱赶走大雁。
"夜长酒多乐未央":夜晚漫长美酒很多欢乐没有尽头。
# 未央:没有到中央。未半。无尽。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分段赏析
“朱唇动。素腕举”中“朱唇”与“素腕”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出舞者的美丽姿态,“动”和“举”两个动词,表现出舞者的灵动与活力,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洛阳少童邯郸女”中“洛阳少童”和“邯郸女”点明了舞者的身份和地域,展现出宴饮中参与者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画面的热闹感。“古称渌水今白纻”说明了演奏曲目的变化,从古代的《渌水》到如今的《白纻》,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暗示了宴饮的高雅氛围。“催弦急管为君舞”中“催弦急管”描绘出音乐的急促和热烈,“为君舞”则表明舞者是为了宾客而表演,突出了宴饮的娱乐性和互动性。“穷秋九月荷叶黄”中“穷秋九月”点明了时间,“荷叶黄”描绘出深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与前面的欢乐场景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北风驱雁天雨霜”中“北风”“驱雁”“雨霜”进一步渲染了深秋的寒冷和凄凉,与前面的歌舞宴饮形成强烈的反差,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夜长酒多乐未央”中“夜长”和“酒多”描绘出宴饮的时间之长和酒兴之浓,“乐未央”则强调了欢乐没有尽头,突出了宴饮的欢乐氛围和人们的享乐之情。
上一篇:南北朝·萧衍《咏舞诗》
下一篇:南北朝·谢朓《和王中丞闻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