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tóng
zhēn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浏览量:2
nán
dēng
guǎng
广
líng
àn
huí
shǒu
luò
xīng
chéng
yán
lín
jiù
fēng
huǒ
zhào
jiāng
míng

译文

向南登上广陵的河岸,回头眺望那渐渐隐去的星城。默默站在旧日的水滨,一言不发,战火的光焰把江面照得通明。

逐句剖析

"南登广陵岸":向南登上广陵的河岸,

"回首落星城":回头眺望那渐渐隐去的星城。

"不言临旧浦":默默站在旧日的水滨,一言不发,

"烽火照江明":战火的光焰把江面照得通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刘仪同臻诗》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所作的五言诗。诗中以“南登广陵岸”“烽火照江明”等意象,描绘出疆场征途与回望故地相交织的画面。此作见于《庾开府诗集》,鲜明体现了宫体文学风格与南北朝战乱背景的融合。庾信身为南朝梁代东宫学士,其创作既承南朝文学传统,又因战乱体验融入北地的苍劲笔意,形成独特文学风貌,这首诗便是这种南北交融特点的具体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小字兰成,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幼聪敏,博览群书,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庾信善诗赋、骈文,前期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齐名,世称“徐庾体”。入北朝后,所作诗赋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明杨慎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代表作品有《拟咏怀》《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征戍题材诗。介绍了该诗收录于《庾开府诗集》;描绘了“南登广陵岸”“烽火照江明”等意象勾勒的疆场征途与故地回望交织的场景;体现了宫体文学风格与南北朝时期战乱背景的融合特征,以及庾信继承南朝文学传统又融入北地苍劲笔触的南北交融创作特点。

2. 分段赏析

“南登广陵岸,回首落星城”两句,以简洁的动作勾勒出画面:诗人向南登上广陵的岸边,回头眺望那渐渐隐入暮色中的“星城”。“登”与“回首”的动作衔接,既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又暗藏着对身后之地的留恋。“落星城”的“落”字,既可能指夕阳西下时城池被暮色笼罩,也暗示着城池在视野中逐渐模糊、远去,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沉郁的基调。“不言临旧浦,烽火照江明”则将场景从回望转向眼前与远方的交织。“不言”二字极有张力,诗人来到旧日的水滨,却没有言说过往的情事,这种沉默比直抒胸臆更显深沉——或许是思绪繁多难以言说,或许是战乱背景下的无奈无言。而“烽火照江明”一句,以“烽火”这一极具冲击力的意象打破沉默,熊熊战火照亮江面的景象,瞬间将画面从个人的回望拉向宏大的战乱背景,既写出了战争的迫近与惨烈,也让前句的“不言”有了更厚重的内涵:在烽火连天的乱世,个人的情愫已被时代的苦难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采菱歌》

下一篇:南北朝·佚名《西乌夜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