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夕莲出水":雾夜中莲花绽出水乡,
"霞朝日照梁":晨霞里阳光映照屋梁。
"何如花烛夜":怎比那花烛映照的良夜,
"轻扇掩红妆":轻扇遮掩着美丽的红妆。
"良人复灼灼":新郎的面容明亮耀眼,
"席上自生光":宴席之上自然焕发光芒。
"所悲高驾动":可悲伤的是高车启动,
"环佩出长廊":佩玉声中她走出了长廊。
南朝梁诗人
何逊(472?~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历任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后为庐陵王记室。他的文章与刘孝绰齐名,并称“何刘”;诗与阴铿齐名,并称“阴何”。何逊诗多写酬唱赠答、离别相思、山水风物等,少典实,重声律,追求清丽婉转。其诗长于将写景与抒情相配合,语言工炼,为杜甫所推许。主要作品有《石头答庾郎丹诗》《与胡兴安夜别》《与衡山侯与妇书》等。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今人有《何逊集校注》。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新婚诗。此诗描写了新娘的娇美与婚礼的喜庆氛围,同时隐含新妇因良人远行而生的哀伤,表达了对美好姻缘的赞美与离别无奈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勾勒出新娘的娇柔姿容,渲染出婚礼的喜庆氛围。以比喻与对偶之法,用“雾夕”“霞朝”营造不同时段的美妙氛围,“莲出水”喻新娘娇美,展现新婚场景的美好开篇,为全诗奠定浪漫基调。“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聚焦新婚之夜,“轻扇掩红妆”的细节,生动刻画新娘娇羞之态,尽显新婚的甜蜜与温馨。这一画面,既生动呈现新娘的羞涩神态,又暗合唐代流行的却扇习俗。此外,诗里借“泪粉羞明镫”这类细腻细节,入微地刻画了新娘面对离别时的哀伤情绪。“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描写新郎容光焕发,与新娘相得益彰,“自生光”从侧面烘托婚礼的喜庆,让场景更鲜活。“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笔锋一转,写新人离别,“高驾动”“环佩出”的动态,饱含不舍与怅惘,使情感丰富,余味悠长。
上一篇:南北朝·谢朓《咏墙北栀子诗》
下一篇:南北朝·江淹《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