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u
lán

朝代:南北朝作者:鲍照浏览量:2
qīng
huī
yǐn
jǐng
liú
yán
méi
xiē
chūn
wǎng
huán

译文

夕阳的余晖倾斜,引来了黄昏的暮色,孤独的景色中,留下了深深的思念。梅花凋谢,春天也即将结束,约定在渡口相见的人,却再也没有回来。

逐句剖析

"倾辉引暮色":夕阳的余晖倾斜,引来了黄昏的暮色,

"孤景留思颜":孤独的景色中,留下了深深的思念。

"梅歇春欲罢":梅花凋谢,春天也即将结束,

"期渡往不还":约定在渡口相见的人,却再也没有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幽兰》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对夕阳、孤景、梅花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等句,不仅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更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这首诗展现了鲍照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倾辉引暮色”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渐渐消散,暮色随之降临的景象。“倾辉”形象地表现出夕阳的光辉逐渐倾斜、消逝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孤景留思颜”“孤景”指的是孤独的景象,而“思颜”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孤景”与“思颜”的结合,传达出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梅歇春欲罢”梅花凋谢,春天也即将结束。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还通过“梅歇”这一自然现象,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凄凉氛围。“期渡往不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期待与失望。“期渡”意味着曾经约定在渡口相见,但对方却“往不还”,暗示了离别与等待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思念与惆怅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下一篇:南北朝·江淹《秋至怀归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