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小妹字雍容":李波的小妹妹字雍容,
"褰裙逐马如卷蓬":把裙摆扎到腰里骑在马上飞驰起来就像狂风中的卷蓬。
# 卷蓬:随风卷起的蓬草。,褰裙:撩起衣裙。
"左射右射必叠双":射箭时她能左右开弓,而且必定一箭双雕。
# 叠双:指一箭射中两件猎物。
"妇女尚如此":他家的女子尚且如此勇武,
"男子安可逢":若是李家男子上战场又有哪能抵挡。
# 逢:碰上、遇上,这里是对敌、抵挡之意。,安:一作那。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也是一首人物赞歌。诗中生动刻画了李波小妹骑马射箭的英姿,通过“褰裙逐马”“左射右射”等细节,展现了她矫健勇武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北方民间尚武的风气。
2. 写作手法
比喻:“褰裙逐马如卷蓬”以风卷蓬草比喻衣衫飞动,生动展现李波小妹骑马时的矫健身姿,使画面更具动态美感。细节描写:“褰裙逐马如卷蓬”通过“褰裙”(撩起裙摆)和“逐马”(策马奔驰)两个精准的动作细节,生动刻画出李波小妹骑马时的矫捷身姿,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衬托:正衬,“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以李波小妹的勇武衬托李波集团更强的战斗力,暗示其武装力量令敌人畏惧。
3. 分段赏析
“李波小妹字雍容”,开篇诗句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特征,“雍容”二字既是人名,又暗含其从容大度的仪态,传神地勾勒出李波小妹沉着果敢、临危不乱的个性特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短短十四字,活灵活现地展现出女主人公的飒爽英姿。只见她轻提裙裾纵身跃马,骏马疾驰如飞,衣袂翻飞恰似风中旋转的蓬草,更以左右开弓之技,箭无虚发,每箭必中双的。诗中“褰裙”“逐马”的动作刻画细致入微,与“卷蓬”的传神比喻相得益彰,将李波小妹精湛的马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叠双”的射艺描写,既凸显其超凡的狩猎技艺,更彰显其过人的战斗实力。“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结尾笔锋一转,由对李波小妹的赞叹引发更深层的感叹:女子尚且如此骁勇,其家族男子的武艺定然更令人望而生畏。诗人以李波小妹为引,实则烘托其整个武装集团的强大战力。全诗收束有力,主旨鲜明。值得注意的是,这支令官府忌惮的民间武装,却深受百姓爱戴,诗中饱含着民众对其的推崇与赞誉。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通过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刻画了李波小妹盘马弯弓、骁勇善战的形象,其英武气概跃然纸上,堪称“字立纸上”的典范。全诗风格雄浑豪迈,与南朝民歌的婉约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北朝民歌豪放刚健的艺术特色。
# 诗人描状北国妇女的矫健,流露出非常骄傲的心声。诗中介绍人物的手法,极具民间色彩,显示了作品民歌的性质。
现代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何寄澎《落日照大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边塞》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杏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