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朝代:唐作者:李峤浏览量:2
guì
mǎn
sān
míng
kāi
èr
shí
qīng
huī
fēi
què
jiàn
xīn
yǐng
xué
é
méi
jiǎo
jié
lín
shū
yǒu
líng
lóng
jiàn
wéi
yuàn
yán
cóng
ài
qīng
xìng
tóng

译文

在桂花飘香的十五夜晚,蓂荚恰在此时舒展。月光清朗,好似飞鹊可照影的明镜,初月的模样,如同美人的蛾眉一般。洁白的月光洒落在稀疏的窗上,剔透的光辉映照着轻薄的帷幕。希望能追随诸位好客的友人,在这美好的清夜尽情嬉戏游玩。

逐句剖析

"桂满三五夕":在桂花飘香的十五夜晚,

"蓂开二八时":蓂荚恰在此时舒展。

"清辉飞鹊鉴":月光清朗,好似飞鹊可照影的明镜,

"新影学蛾眉":初月的模样,如同美人的蛾眉一般。

# 学:一作入。

"皎洁临疏牖":洁白的月光洒落在稀疏的窗上,

"玲珑鉴薄帷":剔透的光辉映照着轻薄的帷幕。

"愿言从爱客":希望能追随诸位好客的友人,

# 愿言从爱客:一作愿陪北堂宴。

"清夜幸同嬉":在这美好的清夜尽情嬉戏游玩。

# 清夜幸同嬉:一作长赋西园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月》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月圆时的美好景致,如“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点明月圆之夜,“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等句细腻展现月光与月形之美,末句“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表达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期盼。全诗借月色传情,意境优美,从对月景的描写中,可见诗人对相聚时光的向往,尽显其借景抒怀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点明时间是月圆之夜,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月光比作可供飞鹊照影的明镜,将新月形状比作美人蛾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光辉与形态,展现出月夜之美。后四句“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描绘月光皎洁地洒在窗户和薄帷之上,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则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希望在这美好的月夜,能与友人一同相聚的心情,使景与情自然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下一篇:唐·李峤《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