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翡翠":金碧耀眼的青鸟啊,
# 金翡翠:此指神话中的青鸟,古诗词中常代指传信的使者。翡翠:鸟名。
"为我南飞传我意":请你南飞传递我的心意。
"罨画桥边春水":春水桥边图画般美丽,
# 桥边:一作“边桥”。,罨画:用各种色彩绘饰的器物。
"几年花下醉":我们在花下沉醉共饮,度过多少美好时光。
"别后只知相愧":分别之后,只余下满心愧疚,
# 相愧:相互感到惭愧,这里偏重于己方,有自感惭愧之意。
"泪珠难远寄":思念的泪珠,难以远远寄到你身旁。
"罗幕绣帷鸳被":罗帐、绣花帷幕与鸳鸯锦被依旧在,
# 鸳被:绣有鸳鸯的被子。,绣帷:绣花的帐子。,罗幕:质地轻柔的丝织帏幕。
"旧欢如梦里":可往昔的欢情,却像在梦里一样缥缈难寻。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闺情题材的词。介绍了韦庄借“金翡翠”托青鸟传意,描绘罨画桥边春水、花下沉醉的旧日欢娱,及别后相愧、泪珠难寄的怅惘,以罗幕绣帷鸳被之景,将思念与愧疚融入旧欢如梦的感慨,表达对往昔情事的追怀与别后的复杂心绪,又暗寓故国之思。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词人以“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勾勒往昔乐景,彩绘桥边春水悠悠,繁花丛中醉饮欢歌,明媚春光与酣畅时光交织成诗意画面。此景恰与今日“泪珠难远寄”的怅惘形成反衬—昔日花下沉醉有多欢愉,别后独对罗幕的孤寂便有多深切,以暖调春景衬冷寂愁思,让离别后的伤感在今昔对比中愈发浓重。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青鸟传意”的浪漫想象破题,为全词笼罩一层神秘虚幻的美学光晕。这只被赋予“金翡翠”华彩的青鸟,不仅是传统意象的符号化再现,更成为词人精神世界的镜像投射—当现实中故国倾覆、山河易主的残酷图景难以逆转时,他只能将幽微深婉的故国之思,托付给这只虚构的“信使”,让其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思念遥寄远方。“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两句,词人避开直抒胸臆的窠臼,转而回溯流光碎影:在彩绘如诗的桥畔,春水泛着粼粼波光,繁花落英铺满青石板路,昔日与友人醉卧花丛、畅饮春醪的场景历历在目。彼时春光正好,觥筹交错间尽是少年意气,这番明媚图景恰如调色盘上的暖色调,与当下孑然一身的清冷形成强烈反差。昔日欢娱越是鲜活,越能映照出而今“泪珠难远寄”的苍凉况味,词人以乐景写哀情的笔法,让家国之思如春水漫堤,在虚实交织的画面中自然流淌,于“不言眷恋而眷恋自深”的笔墨间,彰显出“意在言外”的深婉韵致。下片笔锋转向别后心迹的描摹,词人以近乎独白的方式倾诉相思之苦。“相愧”二字看似平实,却暗含情感的千层褶皱:表面是对往昔盟约未能践守的愧疚,深层则是对自身离唐入蜀、身若飘蓬的无奈自谴。他欲向远方故人剖白心迹—非是薄情寡义,实乃每忆旧恩便愧疚盈怀;非无离愁别绪,只是这千行珠泪终难逾越万水千山。“罗幕、绣帏、鸳被”等物象的铺陈极具匠心,这些曾见证双栖双宿的闺中陈设,如今皆成触景伤情的媒介。绣幕低垂如往昔,鸳鸯锦被尚在侧,却只剩孤影对寒帏,物是人非的怅惘恰似断线珍珠,在“旧欢如梦里”的喟叹中簌簌滚落。从当年鸳被同眠的浓情蜜意,到而今孤灯独坐的寂寥;从青鸟难传信的无奈,到画桥春景的追悔,词人将思念、愧疚、怅惘等情愫层层叠印,以“淡语写悲”的笔触,于平缓叙事中暗藏汹涌心潮。这种“骨秀”之美,犹如淡妆仕女,摒弃浓艳辞藻的堆砌,仅凭真挚情愫与曲折笔法,便在字里行间凝结成“动人心魄而不自知”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于低回婉转处,窥见乱世文人的精神困境与深情执念。
4. 作品点评
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传统里,借男女情事寄寓家国之思是常见笔法,韦庄的这首词便是典型。词人以男女间的缱绻情愫为表,将对故国的深切眷恋隐于其中,把复杂情感编织得细腻曲折,读来意婉词深,蕴藉风流。
# “别后只知相愧”,真有此情。又,《词则·大雅集》卷一:此亦《菩萨蛮》之意。
清陈廷焯《云韶集》
# 五代词有语极朴拙而情致极深者,如韦相“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是也。
近代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若漫记》
上一篇:唐·薛涛《十离诗·燕离巢》
下一篇:唐·韦应物《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