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不怕死":侠客不怕死,
# 侠客:旧称急人之难、出言必信、锄强扶弱的豪侠之士。使气任侠的门客或食客。
"怕在事不成":就怕事情办不成。
# 事不成:事情不成功。,怕在:害怕在于。
"事成不肯藏姓名":一旦大功告成,决不隐姓埋名,
# 藏姓名:藏匿姓和名。,不肯:不愿意。,事成:事情成功。
"我非窃贼谁夜行":因为我是游侠而不是盗贼,为什么要像小偷夜行一样隐匿姓名?
# 谁夜行:谁会夜间出行。,窃贼:指偷东西的人,小偷。,我非:我不是。
"白日堂堂杀袁盎":西汉的游侠堂堂正正,白日里杀死景帝大臣袁盎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 袁盎: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因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为刺客所杀。,堂堂:堂正大方貌。亮堂堂。犹公然。,白日:白天。白天的日头。
"九衢草草人面青":安陵大道乱哄哄,路人吓得脸发青。
# 人面青:人的脸铁青。指人恐惧愤怒生病时脸色发青。,草草:草率马虎,简陋从事。匆忙仓促。忧虑劳神。,九衢:九条四通八达的大道。泛指繁华的街市。衢,四通八达的道路,街道。
"此客此心师海鲸":这游侠,这做法,好似模仿海中鲸,
# 海鲸:深海鲸鱼。凶猛吞食小鱼的鲸。比喻凶暴不义且深藏不露之人。,师:师承于。效法于。,此客此心:这个侠客这颗心。
"海鲸露背横沧溟":鲸鱼不肯潜泳,却要露出脊背在沧海中浮动,使海水随之向两侧奔涌。
# 沧溟:苍茫的溟海。溟,海。,横:横亘于。,露背:露出脊背。
"海波分作两处生":大海之滨被分成了两处,
# 两处生:两个处所(两边)生成。,分作:分开作为。,海波:大海的波浪。波,一作滨。
"分海减海力":海鲸仿佛有着分隔大海、削减大海力量的气势。
# 分海减海力:一作海鲸分海减海力。分海:分开海水。减海力:减弱大海的力量。
"侠客有谋":侠客拥有常人难以揣测的谋略,
# 有谋:有谋略。有计谋。
"人不识测":他的心思和手段无人能够看透,
# 人不识测:一作人莫测。人莫测:人们不能测量其高深。
"三尺铁蛇延二国":凭着手中的三尺剑,他们竟然保全了梁、汉二国。
# 二国:两个国家。,延:延续。,铁蛇:比喻铁鞭。指兵器铁节鞭。人说铁鞭力能劈海。北宋张继先《度清霄》其三‘铁蛇飞舞如流虹。倒骑白凤游崆峒’。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直抒侠客的生死观与行事风格,凸显其重事成而非求自保,事成后光明磊落不隐姓埋名的豪爽性情。“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运用袁盎的典故,以白昼公然刺杀的情节和民众惊慌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侠客的勇猛无畏与果敢决绝。“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分海减海力”,以海鲸为喻,将侠客之心比作海鲸,借海鲸横卧沧海、分海减力的宏大景象,展现侠客如大海般广阔的胸怀与强大的气势。“侠客有谋,人不识测,三尺铁蛇延二国”,则突出侠客拥有常人难以揣度的谋略,以“铁蛇”指代宝剑,突出其谋略与武力足以影响两国局势,全面塑造出有勇有谋的侠客形象。
# 此乃歌咏刺武、裴之事,宜王船山以元为通贼。然已藏姓名,则不得为侠。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上一篇:唐·骆宾王《望乡夕泛》
下一篇:唐·韦应物《西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