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风始至":和煦的春风刚刚吹来,
"盛德在木":盛大的德行属东方木德。
"平秩东作":农官安排春耕事宜,
"种献穜穋":百姓辛勤播种五谷。
# 穜:一作种。
"律应青阳":音律应和着春天,
"气和玉烛":气候调和如美玉般温润。
"惠彼兆民":恩泽广施于万民,
"以介景福":祈求上天赐予洪福。
1. 分段赏析
“条风始至,盛德在木”两句点明时令与五行关联。“条风”即春天的东北风,当条风开始吹拂大地,意味着春季的来临,万物复苏。在古代五行学说里,春季与木相对应,“盛德在木”表示此时木德彰显,寓意着生机蓬勃,万物生长的力量即将释放,仿佛大自然的盛德都凝聚在了树木的萌发与生长之中,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基调。“平秩东作,种献穜穋”描绘农事相关场景。“平秩东作”源于《尚书・尧典》,意为有条不紊地开展春耕之事,体现出民众顺应天时,有序开启农业生产活动。“种献穜穋”进一步说明,人们将各类谷物种子郑重地献上,这一行为既包含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带有向神灵祈求丰收的意味,展示了古代农业社会中,百姓对春耕播种这一关乎全年生计大事的谨慎与敬畏。“律应青阳,气和玉烛”着重渲染祥和氛围。“律”指音律,古代有以音律对应时节的说法,“青阳”代表春天,此时音律与春天的阳气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气和玉烛”中,“玉烛”出自《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形容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就如同美玉般温润的烛光,照亮了这一片祥和的天地,营造出一种万物和谐、生机盎然的美好意境。“惠彼兆民,以介景福”直接表达祈愿。“惠”是惠及之意,“兆民”指广大百姓,希望通过祭祀五方帝这一庄重的仪式,让上天的恩泽能够降临,惠及天下的黎民百姓。“介”有祈求、获得之意,“景福”即大福,表明人们渴望借助神灵的力量,获得无边的福气,体现出对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深切期盼,是全诗情感的集中抒发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