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你将木瓜投赠我,
# 投:赠送。
"报之以琼琚":我拿琼琚作回报。
# 琼琚:佩玉,美玉为琼。
"匪报也":不是为了答谢你,
# 匪:同“非”,不是。
"永以为好也":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我以木桃":你将木桃投赠我,
#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报之以琼瑶":我拿琼瑶作回报。
# 琼瑶:美玉名。
"匪报也":不是为了答谢你,
"永以为好也":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我以木李":你将木李投赠我,
#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报之以琼玖":我拿琼玖作回报。
# 琼玖:玖,美玉名。
"匪报也":不是为了答谢你,
"永以为好也":珍重情意永相好。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礼物互赠为载体的爱情诗,诗中通过描述“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的行为,表达了并非简单回报,而是愿永结友好的心意,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真挚情谊的珍视与追求。
2. 分段赏析
第一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以对方投赠木瓜,自己回赠琼琚起笔。木瓜是一种普通果实,琼琚则是珍贵美玉,二者价值悬殊。这种不对等的馈赠,并非基于功利的交换,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埋下伏笔。“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直接点明主旨,强调回赠并非是为了对等回报,而是希望借此与对方永远交好。短短数字,将真挚纯粹的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凸显出情感的深厚与长久。第二章:此章结构与第一章相似,只是将“木瓜”换为“木桃”,“琼琚”换为“琼瑶”。重复的句式和相近的表述,是《诗经》中重章叠唱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诗歌在吟唱时朗朗上口;另一方面,通过反复咏唱,进一步强化了想要表达的情感,即对友好情谊的渴望与珍视。第三章:同样,第三章把“木桃”换成“木李”,“琼瑶”换成“琼玖”。再次运用重章叠唱,从不同角度、用相似方式不断渲染,让读者更深刻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三次强调“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将这种不图回报、只求情谊长存的美好愿望推向高潮,使诗歌的主题得到最充分的彰显,也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先秦时期人们质朴而真挚的情感追求。
3. 作品点评
事实上,作者心怀高旷豁达,心中并无权衡情谊厚薄轻重的杂念。他意在传达:珍视、领悟他人的情谊,本身就是最为高尚纯粹的情谊。
下一篇:先秦·诗经《小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