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野草蔓蔓连成片,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蔓延。一说茂盛。
"零露漙兮":草上露珠亮闪闪。
# 漙:露水圆团的样子。一说形容露水多。,零:降落。
"有美一人":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
"清扬婉兮":眉清目秀美又艳。
# 婉:美好。,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真正巧,
# 邂逅:不期而遇。
"适我愿兮":正好适合我心愿。
# 适:满足。
"野有蔓草":野草蔓蔓连成片,
"零露瀼瀼":草上露珠大又圆。
# 瀼:形容露水浓,多。
"有美一人":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
"婉如清扬":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真正巧,
"与子偕臧":与她幽会两心欢。
# 偕臧:一同藏匿,指消失这草木丛中。臧,同“藏”;一说善,好。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爱情诗。它通过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先秦时期男女在春日郊野邂逅相恋的场景,展现了华夏先民率真自由的婚恋观与原始质朴的情感表达。
2. 分段赏析
《郑风·野有蔓草》谱写出先秦时代最富生命力的自由恋曲。全诗两章叠咏如双生蝶翼,章分景、人、情三重意境,在《诗经》“赋比兴”的交响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天人邂逅”。“野有蔓草,零露漙兮”如电影长镜头缓缓推近:春草葳蕤织就翡翠帷幕,晨露缀珠折射七色虹光,天地间氤氲着宿命的气息。当“清扬婉兮”四字破雾而出,露珠的流转倏然凝为美人的眼波——这种由物及人的诗意转场,暗合《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照智慧。修长蔓草与少女腰肢,晶莹寒露与含情明眸,构成多重隐喻的镜像,恰如《文心雕龙》所言“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而“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直抒胸臆,将《关雎》式的辗转相思升华为《木瓜》般的热烈回应,在礼教萌芽的时代绽放出野性之花。两章间的留白最堪玩味:蔓草掩映的静场中,露珠自叶尖无声坠落,四目相对的刹那,天地间唯余心跳的韵律。这“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东方意境,恰似古琴曲中的“吟猱”技法,以气韵的凝滞成就情感的奔涌。及至次章“婉如清扬”的复沓咏叹,已非简单的修辞重叠,而是情感的二次提纯——前章工笔勾勒的丽人图卷,此刻晕染为水墨写意的情思空间。“与子偕臧”的盟誓,既是对《击鼓》“死生契阔”的率性解构,亦是对《周礼·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古俗的诗意呼应。这种挣脱礼教枷锁的婚恋观,在露珠折射的晨光中,永恒定格了华夏文明青春时代的自由精魂。全诗六句三转的结构暗藏易理:蔓草零露构筑“地”之基,清扬婉兮凝铸“人”之美,适愿偕臧迸发“天”之道,三重境界浑然天成。正如司空图《诗品》所谓“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这种目击道存的书写智慧,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透过晨露的棱镜,窥见先民爱情最本真的模样——如蔓草般恣意生长,似清露般纯粹透亮。
3. 作品点评
《诗经》中的民间诗人深谙“以目传神”的艺术真谛。在这篇短小的抒情篇章中,唯有传神的“点睛”之笔能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当陌生男女于尘世中乍然相逢,四目交投的瞬间恰似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氤氲——眼波流转间既有命运的无言悸动,又含人世初见时难掩的局促。此刻的“点睛”之笔最是妙绝: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地撷取生活本相,实则将文学匠心深藏于呼吸吐纳之间,在至简处见出万千气象。这般笔法既得自然天趣之妙,又显举重若轻之功,终使刹那凝眸化作永恒的艺术定格。
# 男女昏聚失时,邂逅相遇于野草之间。
宋欧阳修《诗本义》
# “婉如清扬”是倒句,亦是妙句。
清陈继揆《读风臆补》
上一篇:先秦·诗经《巧言》
下一篇:先秦·南海五仙人《南海仙人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