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dōng
mén

朝代:先秦作者:诗经浏览量:2
chū
dōng
mén
yǒu
yún
suī
yún
fěi
cún
gǎo
jīn
liáo
yún
chū
yīn
yǒu
suī
fěi
gǎo
liáo

译文

我走出了城东门,只见女子多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但不是我心上人。身着白衣绿裙人,才让我乐又亲近。我走出了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虽然女子多如花,但不是我爱的人。身着白衣红佩巾,才让我爱又欢欣。

逐句剖析

"出其东门":我走出了城东门,

# 东门:城东门。

"有女如云":只见女子多如云。

# 如云:形容女子众多。

"虽则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

# 虽则:虽然。

"匪我思存":但不是我心上人。

# 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藉。,匪:非。

"缟衣綦巾":身着白衣绿裙人,

# 綦巾:暗绿色头巾。,缟:白色;素白绢。

"聊乐我员":才让我乐又亲近。

# 员:同“云”,语助词。一说友,亲爱。,聊:且,愿。

"出其闉闍":我走出了外城门,

# 闉闍:城门外的护门小城,即瓮城门。

"有女如荼":只见女子多如花。

#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虽则如荼":虽然女子多如花,

"匪我思且":但不是我爱的人。

# 思且:思念,向往。且,语助词。一说慰藉。

"缟衣茹藘":身着白衣红佩巾,

# 茹藘: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衣巾。“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聊可与娱":才让我爱又欢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国风·出其东门》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创作于先秦时期。这首诗以一位男子的视角,展现了他对爱恋对象的专一。东门之外美女众多,“有女如云”“有女如荼”,但男子心中只有身着“缟衣綦巾”“缟衣茹藘”的女子,体现出他对纯洁爱情的坚守,也婉转批评了喜新厌旧之人。运用对比手法,如云、如荼的众多美女与男子钟情的朴素女子形成鲜明对照,突出男子的深情与专情。全诗二章,结构相似,反复咏叹,强化情感。这首诗风格质朴,明白如话,生动呈现了当时男女间纯粹的爱情观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国风·出其东门》作者不详。关于其创作背景,一说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写男子表达对爱恋对象(或妻子)专一之情的诗;旧说中,《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当时郑国内乱,“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民人思保其室家”;朱熹《诗集传》称是“人见淫奔之女而作此诗”,表达对家中贫陋妻子的自乐;清姚际恒认为非淫奔之诗,“缟衣綦巾”者是主人公妻室;清马瑞辰断诗中主人公爱恋对象为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出自《诗经》的诗,也是一首爱情诗。描绘了男子行至东门,面对众多美女,却唯独钟情于身着朴素服饰的女子,表达了男子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深情,以及对当时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之人曲折婉转的批评,展现了先秦时期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等句,不事雕琢地描绘出男子在东门的所见及心中所想,展现当时场景与男子的情感。抑扬:“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前两句描绘东门众多美女的热闹场景为“扬”,后两句表明这些美女都非自己所思慕为“抑”,通过这一扬一抑,突出男主人公对特定女子的钟情。

3. 分段赏析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两句是描绘春日游观的实景。诗人以“东门”为地点切入,展现上巳节时男女郊游的盛况,“如云”二字既暗合云霞漫天的自然意象,又以夸张手法强化了人群的密集与服饰的斑斓。动词“出”与“有”形成动作与视觉的连贯,既暗示男子置身人群的客观视角,又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伏笔。此句通过群体狂欢的场景铺陈,与后文个体情思形成强烈反差。“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句构成情感转折的核心。“虽则”二字以让步连词承接前文热闹场景,却以“匪我思存”陡然收束,形成“扬—抑”跌宕。名词“云”与抽象概念“思存”形成虚实对照,暗含对物质表象与精神追求的区隔。此处“匪”字的双重否定句式,强化了主人公情有独钟的专一态度。“缟衣綦巾,聊乐我员”两句揭示情感内核。“缟衣”与“綦巾”的简朴装束,既暗示女子身份的素雅,又与“如云”“如荼”的华服形成色彩反差。动词“聊”与“乐”构成微妙情感张力,表面是平淡相处的自足,深层却暗含“唯此一人可慰平生”的执着。叠字“员”的运用,使情感在含蓄中透出绵长余韵。“出其闉闍,有女如荼”两句拓展空间。“闉闍”的方位转换暗示视野延伸,与首章“东门”构成城内城外的空间呼应。“如荼”的比喻既延续“云”的群体意象,又以白色花丛强化视觉冲击。此句通过同类比喻的递进,将场景从郊野延伸至城郭,暗喻寻觅范围的扩大与初心的坚守。“虽则如荼,匪我思且”两句深化情感逻辑。“荼”的纯白与“思且”形成色彩与意涵的悖反,强化“外在繁华”与“内在真实”的对立。“且”字在此兼具代词(此)与语气助词功能,使否定句式兼具决绝与怅惘,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心理褶皱。“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两句完成情感升华。“茹藘”与前章“綦巾”构成青白互补的色彩体系,暗喻朴素衣饰中蕴藏的生命力。动词“聊”与“可”形成条件性肯定,将“娱”的欢愉升华为精神契合的永恒满足。双重服饰描写通过颜色渐变,暗示情感从理性克制(素白)到心灵共鸣(浅红)的升华过程。

4. 作品点评

《国风·出其东门》作为《诗经》中的爱情篇章,具有独特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尽显自然色彩美。全诗运用抑扬和意象对比手法,先以东门众多美女之“扬”,突显男子对意中人钟情之“抑”;“有女如云(如荼)”与“缟衣綦巾(茹藘)”形成鲜明意象对比,生动展现男子对爱情的忠贞与专一。诗中虽无激昂誓言,却在平淡诉说中蕴含深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两章结构相同,写实景真情又具象征意韵,真实展露主人公心理流程,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爱情观念与民俗文化提供了生动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却是个识道理人所作,郑诗虽淫乱,此诗却如此好。

宋朱熹《朱子语类》

# 小序谓“闵乱”,诗绝无此意。按郑国春月,士女出游,士人见之,自言无所系思,而室家聊足娱乐也。男固贞矣,女不必淫。以“如云”“如荼”之女而皆谓之淫,罪过罪过!人孰无母、妻、女哉!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卷阿》

下一篇:先秦·佚名《周礼注引逸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