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ó
fēng
·
·
zhèng
fēng
·
·
yǒu
màn
cǎo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yǒu
màn
cǎo
líng
tuán
yǒu
měi
rén
qīng
yáng
wǎn
xiè
hòu
xiāng
shì
yuàn
yǒu
màn
cǎo
líng
ráng
ráng
yǒu
měi
rén
wǎn
qīng
yáng
xiè
hòu
xiāng
xié
cáng

译文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满足我心愿。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逐句剖析

"野有蔓草":野草蔓蔓连成片,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蔓延。一说茂盛。

"零露漙兮":草上露珠亮闪闪。

# 漙:露水圆团的样子。一说形容露水多。,零:降落。

"有美一人":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

"清扬婉兮":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

# 婉:美好。,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真正巧,

# 邂逅:不期而遇。

"适我愿兮":正好满足我心愿。

# 适:满足,适合。

"野有蔓草":野草蔓蔓连成片,

"零露瀼瀼":草上露珠大又圆。

# 瀼:形容露水浓,多。

"有美一人":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

"婉如清扬":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真正巧,

"与子偕臧":与她幽会两心欢。

# 偕臧:一同藏匿,指消失这草木丛中。臧,同“藏”;一说善,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是收录于《诗经》中的一首四言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晨露未晞的清晨,一对青年男女在乡野小径偶然相逢,彼此一见倾心,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这首作品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共分两章,每章六句,通过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生动展现了特定的环境氛围、人物形象和真挚情感。作为反映上古时期自由纯真婚恋观的代表作,该诗以其质朴自然的风格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与后世描写男女邂逅的诗歌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展现了先民淳朴率真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作为《诗经》中的经典恋歌,展现了先秦时期纯朴自然的爱情观。关于其创作背景,历代学者主要有两种解读:《毛诗序》认为此诗是“思遇时”的情感投射,通过“不期而会”的浪漫想象,反映战争背景下男女婚恋受阻的社会现实。这种解读揭示了诗歌“诗意满足”背后的时代创伤。明代季本在《诗说解颐》中提出这是对真实邂逅场景的记述。现代学者多支持此说,并进一步明确其为情诗恋歌。值得注意的是,《郑笺》引《周礼》记载,证实春秋时期确有“仲春会男女”的婚俗制度,统治者通过放宽婚恋限制来促进人口增长。这两种解读并非绝对对立:诗中描绘的自由相会,既是先民真实婚恋习俗的反映,也蕴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该诗因此成为理解先秦社会风貌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春日邂逅与自由婚恋​​的​​四言恋歌​​,借​​春草露珠、晨光微露的田园景象​​写出了​​先秦时期青年男女率真相遇、两情相悦的纯真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兴:以蔓草露珠起兴,自然过渡到人物描写,形成“物—人”对应关系。“野有蔓草”既是实景描绘,又暗喻青春萌动的情感状态。‌重章叠句‌:第二章通过变换“漙兮、瀼瀼”“清扬婉兮、婉如清扬”等词语,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强化抒情效果。联想:蔓草、露珠、美人三重意象构成隐喻,由草木之柔美联想到女子仪态,形成了诗歌独特的审美张力,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比喻:“零露漙兮、瀼瀼”将晨露比作女子“清扬婉兮”的明眸,露水的晶莹剔透与少女眼神的清澈灵动形成双重比喻,既形容目光如水露般纯净,又暗示情感如朝露般新鲜动人。

3. 分段赏析

首章开篇“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两句,既是景物白描,又暗含起兴之意,描绘出春日清晨露珠缀满蔓草的清新景象。诗人通过“葳蕤”“蔓延”等意象,构建出一个绿意盎然、露水晶莹的田园画卷,为后续情节铺设了充满生机的自然背景。在这如画的晨光中,“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诗人巧妙运用“清扬”这一点睛之笔,以露水喻明眸,通过“婉兮”的体态描写,使少女含情脉脉、顾盼生姿的形象呼之欲出。蔓草的柔美与露珠的剔透,与少女的绰约风姿形成意象的叠合,营造出含蓄而动人的隐喻效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美好邂逅,“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直抒胸臆,将青年由惊艳到欣喜,继而获得情感满足的心理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由景及人、由外而内的抒情结构,不仅完成了从自然景物到人物情感的完美过渡,更通过重章叠句的复沓形式,强化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张力。诗歌第二章通过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青年情感发展的微妙变化。前五句的复沓吟咏,恰似小伙子平复初见时的激动后,向心上人娓娓道来的绵绵情话。这种回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既延续了首章的意象脉络,又通过韵律的叠加深化了情感表达。在先秦纯真质朴的民风背景下,仲春时节的男女相会自有一番天然去雕饰的韵味。“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八字真言,道破了上古婚恋最本真的状态,无需繁文缛节的仪式,不必媒妁之言的周旋,只要两心相印,便可执手偕臧。这种直抵本质的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经》“乐而不淫”的抒情品格,更折射出先民对自然人性的尊重与礼赞。诗人通过重章叠句的复唱,将这份跨越千年的纯真爱恋,永远定格在露珠晶莹的蔓草丛中。

4. 作品点评

在这首精炼的抒情诗作中,人物形象的鲜活塑造全赖于传神的细节刻画。当素不相识的男女偶然相遇,四目相对的瞬间,那自然流露的神情恰是最动人的“点睛”之笔。诗人以看似不经意的笔触,捕捉了这一充满张力的相遇场景,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种艺术处理既体现了诗人的匠心独运,又保持了情感表达的自然流畅,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男女昏聚失时,邂逅相遇于野草之间。

宋欧阳修《诗本义》

# “婉如清扬”是倒句,亦是妙句。

清陈继揆《读风臆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诗经《玄鸟》

下一篇:先秦·诗经《大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