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嗟臣工":群臣百官听我说,
# 臣工:群臣百官。,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嗟:发语语气词。
"敬尔在公":应当谨慎做公务。
# 在公:为公家工作。,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
"王釐尔成":君王赐与你成法,
"来咨来茹":需要研究再调度。
# 茹:调度。,咨:询问、商量。
"嗟嗟保介":农官你们也听令,
# 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
"维莫之春":正是暮春的节令,
# 莫: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亦又何求":有何要求说来听?
# 求:需求。,又:有。
"如何新畬":新田旧田如何种?
# 新畬: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畲。
"于皇来牟":今年麦子长势好,
"将受厥明":秋天将有好收成。
# 厥明:厥,其,指代将熟之麦;明,成,刘瑾《诗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
"明昭上帝":光明无比的上天,
# 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迄用康年":赐我丰收好年景。
# 康年:丰年。,迄用:终于。
"命我众人":下令那些农夫们:
# 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庤乃钱镈":备好锄铲等农具,
# 镈: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钱: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庤:储备。
"奄观铚艾":同看收割的情景。
# 铚艾: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古诗,也是一首农事题材诗。通过周王对臣工、农官及农夫的训示,介绍了春耕时节的农事安排,营造出庄重、有序的氛围。表达了周王对臣工恪尽职守的要求,对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期望,以及对上天赐福、获得丰收的祈愿,展现了西周时期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风貌和对农事的高度重视。
2. 分段赏析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开篇以呼告的方式,提醒群臣百官要恭敬地对待公务,“敬尔在公”直接点明了官员的职责所在。“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则体现了周王对政务的管理方式,给予官员成法并让他们积极咨询采纳,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中君臣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官员在治理国家中应尽的责任。“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将关注点转移到田官身上,“维莫之春”点明了时间,暮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以提问的方式,督促田官思考如何整治新田和旧田,体现了周王对农事的细致关注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在人们生活中的关键地位。“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描绘了麦子长势喜人的景象,“于皇来牟”表达了对麦子的赞美。“将受厥明”意味着即将迎来丰收,“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则将丰收归功于上帝,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丰年的期盼和感恩。“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周王发布命令,让农夫们准备好农具,“庤乃钱镈”明确了准备农具的要求。“奄观铚艾”表示周王要亲自视察收割情况,这不仅体现了对农业生产具体环节的重视,也显示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推动,进一步强调了农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条理井然,含义明了,清晰地展现出周王将农业视作立国根基,对发展农业生产予以高度重视。
# 此戒农官之诗。先言王有成法以赐女,女当来咨度也。
宋朱熹《诗集传》
# 严重真挚中间,正有闲逸生动处。
清牛运震《诗志》
上一篇:先秦·佚名《恭世子诵》
下一篇:先秦·诗经《叔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