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gōng

朝代:先秦作者:诗经浏览量:3
jiē
jiē
chén
gōng
jìng
ěr
zài
gōng
wáng
ěr
chéng
lái
lái
jiē
jiē
bǎo
jiè
wéi
zhī
chūn
yòu
qiú
xīn
huáng
lái
móu
jiāng
shòu
jué
míng
míng
zhāo
shàng
yòng
kāng
nián
mìng
zhòng
rén
zhì
nǎi
jiǎn
yǎn
guān
zhì

译文

群臣百官听我说,应当谨慎做公务。君王赐与你成法,需要研究再调度。农官你们也听令,正是暮春的节令,有何要求说来听?新田旧田如何种?今年麦子长势好,秋天将有好收成。光明无比的上天,赐我丰收好年景。下令那些农夫们:备好锄铲等农具,同看收割的情景。

逐句剖析

"嗟嗟臣工":群臣百官听我说,

# 臣工:群臣百官。,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嗟:发语语气词。

"敬尔在公":应当谨慎做公务。

# 在公:为公家工作。,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

"王釐尔成":君王赐与你成法,

"来咨来茹":需要研究再调度。

# 茹:调度。,咨:询问、商量。

"嗟嗟保介":农官你们也听令,

# 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

"维莫之春":正是暮春的节令,

# 莫: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亦又何求":有何要求说来听?

# 求:需求。,又:有。

"如何新畬":新田旧田如何种?

# 新畬: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畲。

"于皇来牟":今年麦子长势好,

"将受厥明":秋天将有好收成。

# 厥明:厥,其,指代将熟之麦;明,成,刘瑾《诗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

"明昭上帝":光明无比的上天,

# 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迄用康年":赐我丰收好年景。

# 康年:丰年。,迄用:终于。

"命我众人":下令那些农夫们:

# 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庤乃钱镈":备好锄铲等农具,

# 镈: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钱: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庤:储备。

"奄观铚艾":同看收割的情景。

# 铚艾: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臣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王耕种藉田并劝诫农官的农事诗。全诗一章,共十五句,可分三层。前四句周王训勉群臣勤谨工作,研究调度执行已经颁赐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成法;中四句是周王告诫农官暮春时节要赶紧筹划如何在麦收后整治各类田地;后七句是周王看到麦子长得茂盛,景象喜人而预想到丰收,命令农人们做好收割的准备。写法详重遗轻,举要概细,显得词简义深,层次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周颂》作为宗庙祭祀的乐歌,旨在将功绩敬告神明。在《周颂》里,有十篇诗歌合编为一卷,《臣工》位居该卷之首,此卷故而被命名为《臣工之什》。《臣工》以及其他几篇皆为农事诗,或与农副业生产紧密相关。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周成王时期,从诗歌的行文措辞判断,口吻无疑出自周王。至于《臣工》的创作背景,长期以来学界看法不一。《毛诗序》曰:“《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然而,诗中并未出现与祭祀祈年相关的语句。有人主张它是“藉田礼”上的乐歌,反驳者却指出,诗中描绘的暮春麦熟之景,并非“藉田礼”通常举行的春耕之际;有人觉得它是“庙祭”时的颂歌,可反对者称诗里全然不见祭祀之事;还有人觉得这是庙祭之后,周王针对助祭诸侯的讲话,可反对者强调诗中内容明显是对臣工的劝勉与告诫。诸多学者的阐释连篇累牍,分歧巨大。也有部分学者简单概括,认为此诗是“赞颂周王省耕、劳群臣、祈丰年的乐歌”(袁梅《诗经译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古诗,也是一首农事题材诗。通过周王对臣工、农官及农夫的训示,介绍了春耕时节的农事安排,营造出庄重、有序的氛围。表达了周王对臣工恪尽职守的要求,对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期望,以及对上天赐福、获得丰收的祈愿,展现了西周时期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风貌和对农事的高度重视。

2. 分段赏析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开篇以呼告的方式,提醒群臣百官要恭敬地对待公务,“敬尔在公”直接点明了官员的职责所在。“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则体现了周王对政务的管理方式,给予官员成法并让他们积极咨询采纳,反映出当时政治制度中君臣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官员在治理国家中应尽的责任。“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将关注点转移到田官身上,“维莫之春”点明了时间,暮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以提问的方式,督促田官思考如何整治新田和旧田,体现了周王对农事的细致关注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在人们生活中的关键地位。“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描绘了麦子长势喜人的景象,“于皇来牟”表达了对麦子的赞美。“将受厥明”意味着即将迎来丰收,“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则将丰收归功于上帝,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丰年的期盼和感恩。“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周王发布命令,让农夫们准备好农具,“庤乃钱镈”明确了准备农具的要求。“奄观铚艾”表示周王要亲自视察收割情况,这不仅体现了对农业生产具体环节的重视,也显示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推动,进一步强调了农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条理井然,含义明了,清晰地展现出周王将农业视作立国根基,对发展农业生产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戒农官之诗。先言王有成法以赐女,女当来咨度也。

宋朱熹《诗集传》

# 严重真挚中间,正有闲逸生动处。

清牛运震《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恭世子诵》

下一篇:先秦·诗经《叔于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