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ǒng
sòng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qiú
miàn
bǐng
tóu
zhī
bǐng
zhī
qiú
tóu
zhī
yóu
gǔn
zhāng
shí
huò
suǒ
zhāng
gǔn
huì

译文

孔子穿着鹿皮裘衣,佩戴着皮制佩饰。人们对他没有抵触厌恶。即便他以佩饰搭配鹿皮裘衣的装束出现。人们对他也没有指责。当他身着礼服、头戴礼帽推行德政时。真正满足了我们的期望。他以礼帽礼服的庄重姿态。给予我们恩惠而毫无私心。

逐句剖析

"麛裘面鞞":孔子穿着鹿皮裘衣,佩戴着皮制佩饰。

"投之无戾":人们对他没有抵触厌恶。

"鞞之麛裘":即便他以佩饰搭配鹿皮裘衣的装束出现。

"投之无邮":人们对他也没有指责。

"袞衣章甫":当他身着礼服、头戴礼帽推行德政时。

"实获我所":真正满足了我们的期望。

"章甫袞衣":他以礼帽礼服的庄重姿态。

"惠我无私":给予我们恩惠而毫无私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孔子诵二章》是先秦时期的四言古诗,被收录于《古诗源》。其创作背景源于孔子初在鲁国为官之时,彼时鲁人对他态度不一,诗作首章便反映了这一阶段鲁人的态度;而当孔子施政三月,政治成效显著,教化大行其道,鲁人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这种转变在第二章得以体现。通过这两章内容,生动展现了孔子为政初期的艰难与后续成功赢得民心的过程,侧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才能与鲁国社会风气的前后变化,让后人得以一窥先秦时期鲁国的社会风貌以及孔子施政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麛裘而鞞,投之无戾。鞞之麛裘,投之无邮。”这两句诗从孔子的穿着入手,描绘了他初到鲁国时的形象。“麛裘”是指用小鹿皮做的衣服,“鞞”可能是指一种配饰。诗人通过描述人们对孔子穿着打扮的态度,“投之无戾”“投之无邮”,即人们对他没有反感、没有指责,暗示孔子以其内在的气质和修养,让鲁人对他的到来有了初步的认可和接纳,为后文进一步赞美孔子做了铺垫。后两句“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其中“衮衣”是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章甫”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用“衮衣章甫”来形容孔子,象征着他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德。“实获我所”表明孔子的到来和他所推行的政策,满足了鲁国百姓的期望和需求。“惠我无私”则直接赞美孔子施行德政,无私地给予百姓恩惠,让百姓在他的治理下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表达出鲁人对孔子的衷心感激和高度赞扬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泽门之皙讴》

下一篇:先秦·佚名《渔父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