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péi
mín
jiāng
jūn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3
yāo
jiān
bǎo
jiàn
xīng
wén
shàng
diāo
gōng
bǎi
zhàn
xūn
jiàn
shuō
yún
zhōng
qín
xiá
shǐ
zhī
tiān
shàng
yǒu
jiāng
jūn

译文

腰间佩戴着刻有七星花纹的宝剑,手臂上挂着历经百战的雕弓。听说在云中,他捉拿了狡猾的敌人,这才知道,原来人间还有如此英勇的将军。

逐句剖析

"腰间宝剑七星文":腰间佩戴着刻有七星花纹的宝剑,

"臂上雕弓百战勋":手臂上挂着历经百战的雕弓。

"见说云中擒黠虏":听说在云中,他捉拿了狡猾的敌人,

"始知天上有将军":这才知道,原来人间还有如此英勇的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裴旻将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展现了将军的威武与荣耀,宝剑上的七星纹象征着将军的高贵身份,而雕弓则暗示其百战百胜的功勋。后两句“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则通过传闻侧面烘托将军的神勇,将他比作天上的神将,进一步升华了将军的形象。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裴旻将军的英勇形象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佩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裴旻将军》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赠别诗。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裴旻将军的英勇形象和赫赫战功。诗中提到将军腰间佩戴刻有七星纹的宝剑,臂上挂着历经百战的雕弓,展现了其威武不凡的气质。后两句“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则通过传闻侧面烘托将军的神勇,将他比作天上的神将,进一步升华了将军的形象。

2. 写作手法

白描:诗的前两句“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通过简洁的描写,直接勾勒出将军威武的形象。诗人没有过多修饰,而是通过“宝剑”“七星文”“雕弓”“百战勋”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功勋。烘托:后两句“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通过传闻来侧面烘托将军的英勇。诗人并未直接描写将军的战斗场景,而是通过“云中擒黠虏”的传闻,突出了将军的神勇和威武,使读者对将军的形象产生更强烈的敬佩之情。虚实结合:“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诗中前两句为实写,通过具体描写将军的装备和功勋来展现其英勇;后两句则为虚写,通过传闻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升华将军的形象,虚实结合,使诗歌更具韵味。夸张:最后一句“始知天上有将军”运用夸张,将将军的英勇与天上的神明相提并论,突出了将军的非凡气魄和威严。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这一联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宝剑七星文”和“雕弓百战勋”两个细节,展现出将军的威武与英勇。宝剑上的七星图案象征着将军的尊贵身份,而雕弓则暗示其百战百胜的功勋,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后两句:“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这一联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诗人并未直接描写将军的英勇,而是通过“云中擒黠虏”的传闻,侧面烘托出将军的神勇无敌。这种写法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始知天上有将军”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将军的非凡气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寄宇文判官》

下一篇:唐·皎然《南池杂咏五首·虚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