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
·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3
yǒu
zhī
yǒu
huǎn
shí
wáng
shì
yuè
yáng
zhǐ
xīn
shāng
zhǐ
zhēng
huáng
zhǐ
yǒu
zhī
wáng
shì
xīn
shāng
bēi
huì
zhǐ
xīn
bēi
zhǐ
zhēng
guī
zhǐ
zhì
běi
shān
yán
cǎi
wáng
shì
yōu
tán
chē
chǎn
chǎn
guǎn
guǎn
zhēng
yuǎn
fěi
zài
fěi
lái
yōu
xīn
kǒng
jiù
shì
zhì

译文

一株棠梨生路旁,果实累累挂枝上。国家战事无休止,服役日子又延长。光阴已临十月底,女子心里多悲伤,征人有空应还乡。一株棠梨生路旁,叶子繁茂茁壮长。国家战事无休止,我的心里多哀伤。野草树木又葱绿,女子心里多忧伤,望那征人早还乡。登上北山高山坡,采摘枸杞红红果。国家战事无休止,担心父母心伤悲。檀木役车已破败,拉车四马也疲惫,征人也应快回归。未见征战人归来,忧心忡忡苦苦想。归期已过不见回,

逐句剖析

"有杕之杜":一株棠梨生路旁,

# 有:句首语助词,无义。

"有睆其实":果实累累挂枝上。

# 实:果实。,睆:果实圆浑貌。

"王事靡盬":国家战事无休止,

# 盬:停止。,靡:没有。

"继嗣我日":服役日子又延长。

# 嗣:延长、延续。

"日月阳止":光阴已临十月底,

# 止:句尾语气词。,阳:农历十月,十月又名阳月。

"女心伤止":女子心里多悲伤,

"征夫遑止":征人有空应还乡。

# 遑:闲暇。一说忙。

"有杕之杜":一株棠梨生路旁,

"其叶萋萋":叶子繁茂茁壮长。

# 萋萋:草木茂盛貌。

"王事靡盬":国家战事无休止,

"我心伤悲":我的心里多哀伤。

"卉木萋止":野草树木又葱绿,

"女心悲止":女子心里多忧伤,

"征夫归止":望那征人早还乡。

"陟彼北山":登上北山高山坡,

# 陟:登山。

"言采其杞":采摘枸杞红红果。

# 杞:即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小而红,可食,可入药。,言:语助词,无义。

"王事靡盬":国家战事无休止,

"忧我父母":担心父母心伤悲。

# 忧:此为使动用法,使父母忧。一说忧父母无人供养。

"檀车幝幝":檀木役车已破败,

# 幝幝:破败貌。,檀车:役车,一般是用檀木做的,一说是车轮用檀木做的。

"四牡痯痯":拉车四马也疲惫,

# 痯痯:疲劳貌。,牡:公马。

"征夫不远":征人也应快回归。

"匪载匪来":未见征战人归来,

# 载:车子载运。,匪:非。

"忧心孔疚":忧心忡忡苦苦想。

# 疚:病痛。,孔:很,大。

"期逝不至":归期已过不见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雅·杕杜》是收录于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四言诗,其作者不详。该诗为一位妻子抒发对长年在外服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作。全诗共四章,每章七句,通过主人公的情感倾诉,展现其对丈夫爱意的专一与持久,彰显出古代妇女高尚的品格和纯粹的爱情。同时,诗歌也真实反映出长期戍役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生活困苦与精神折磨。诗篇主要运用赋、兴手法,细腻而真挚地表达出主人公浓烈深沉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小雅·杕杜》以一位妇人视角,细腻描绘其对久役未归丈夫的深切思念。《毛诗序》将此诗定性为“劳还役”之作,阐释其创作动机。汉桓宽于《盐铁论·徭役》中指出,古制役期皆在合理范围,不会跨年逾时。然而周代征役状况截然不同,征夫离家动辄数千里甚至跨越万里之遥,服役周期长达两年以上。家中父母因长子久未归乡而愁绪满怀,妻子亦只能以咏叹抒怀。她们内心郁积着愤懑与哀怨,对亲人的渴慕思念更是深入骨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催生出《杕杜》《采薇》这类饱含思亲之痛的诗篇,深刻反映出周代征役频繁、归期无定,致使闺中妇人思念之情与日俱增的现实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思妇诗。通过妻子的情感倾诉,描绘其对长年在外服役丈夫的深切思念,体现出古代妇女专一持久的爱情,同时反映出长期戍役给百姓带来的困苦与精神折磨,以赋、兴手法真挚细腻地表达浓烈情感。

2. 写作手法

起兴:“有杕之杜,有睆其实”以孤立生长、果实圆润的杜梨树起兴。先描绘杜梨孤立却果实饱满的景象,自然引出下文“王事靡盬,继嗣我日”,由杜梨的孤独联系到女子与丈夫分离的孤零,以景起情,引发对征夫的思念,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赋:“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直接铺陈叙事。女子直言因王家差事没有尽头,自己孤独的日子不断延续,随着时光流逝满心悲伤,猜想征夫或许有空闲能归来,直接展现女子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思绪,使情感表达直白且具体。象征:“有杕之杜”中,孤立的杜梨树象征夫妻分离的孤独;“檀车幝幝,四牡痯痯”,破旧的檀木役车、疲惫的马匹,象征征夫在外服役的艰难处境,暗示归期将近,将抽象情感寄托于具体事物,让情感表达更含蓄。直抒胸臆:“我心伤悲”“忧心孔疚”等句,女子直接抒发内心的悲伤与忧愁。不借助任何意象或隐喻,直接将因丈夫未归而产生的痛苦、焦虑之情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深切。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其叶萋萋”“卉木萋止”描绘出草木生长繁茂、充满生机的景象,然而女子却因丈夫久未归乡,面对此景徒增悲伤。以美好的乐景反衬女子内心的哀愁,更突显其思念之深与命运的无奈。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有杕之杜,有睆其实”以“兴”起笔,这是《诗经》常用手法。孤立生长的杜梨树结出圆润果实,一方面象征夫妻分隔、各自孤零的处境,另一方面以树能结果、天性得尽,反衬夫妻分离、不得团聚的遗憾,由此自然引发女子睹物兴情。“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几句转为赋法,直言因王室差事没完没了,自己独守空闺的日子不断延续。时已十月岁末,女子满心哀伤。“遑”字解读不同,情感倾向亦异:若解作“空闲”,则暗含盼夫归期将至的期待;若理解为“忙碌”,则透出无法团圆的失望与沮丧,无论何解,都将女子对征夫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深切动人。第二章“有杕之杜,其叶萋萋”同样以“兴”开篇,描绘杜树叶子葱茏繁茂之景。若将此与首章时间视作相近,其中暗含女子对时光流逝、青春虚度的感慨,颇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惋惜之意;若认为时间已过一年,春天再度来临,草木复又葱翠,这乐景反而更衬哀情,凸显其独守空闺的悲愁。“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几句,王室事务依旧不停,女子悲伤难消。眼前草木葱茏的美好景象,在她愁绪满怀的心境下,反增添了无尽悲愁。末句“征夫归止”,如站在望夫石上的呐喊,将盼夫心切的情感推向高潮,是绝望中的深情呼唤。第三章“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改用赋体叙事。表面上写女子登上北山采摘枸杞,实则如郑笺所云“托有事以望君子”,孔颖达疏亦言“托有事以望汝”,女子借采摘之事,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眺望之中,含蓄表达对丈夫的牵挂。“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前两句写因征役不停,女子不仅担忧自己,更忧心父母与在外的丈夫。后三句全为揣想之辞,“檀车”指檀木制作的役车,从《魏风·伐檀》相关语句可印证。女子想象丈夫乘坐的役车已破旧不堪,拉车的四马也疲惫至极,由此推测丈夫归家之日不远了。也有人认为“幝幝”与“啴啴”同义,是车声,仿佛能听见征夫归途中车轮滚动的轧轧声、马匹艰难奔跑的特特声,生动展现出女方忧思劳瘁、急切盼夫归的情状。第四章“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继续采用赋法,“匪载匪来”直白道出女子朝盼暮望,却不见丈夫乘车归来的失望。长久期盼落空,忧思过度以致身染重病,“忧心孔疚”深刻体现出思念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前三章的伤、悲、忧之情一脉相承且更进一层。“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笔锋一转,女子求卜问筮,得到的结果皆显示丈夫归期临近。这虽只是短暂的慰藉,却让她在失望枯干的心灵中注入一丝希望,尽管不知这期盼何时成真,但这份念想支撑着她继续等待,在绝望中仍心怀期待。

4. 作品点评

关于《小雅·杕杜》的主诉者,学界存在不同观点。《毛诗序》认为此诗是戍役者的自述,属于男思女之作。然而,无论是认定为女思男还是男思女,在解读过程中均面临解释困境。若以女思男解读,诗中一、二、三章的“我”,从男性视角诠释更为直接;若以男思女解读,“女心伤止”“女心悲止”中的“女”又显得语义不畅,且三、四两章从男性角度解读也难以自圆其说。为使全诗解读前后统一,有人将描写男性的“继我时日”“征夫遑止”等句理解为女方的猜想,或将描写女性的“女心伤止”等句及三、四两章当作男方的想象。综合比较,女思男的解读思路相对更通顺,且传统上也多从这一角度理解诗中第三、四两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赋也。此劳还役之诗。故追述其未还之时。室家感於时物之变,而思之曰:特生之杜,有睆其实,则秋冬之交矣。而征夫以王事出,乃以日继日,而无休息之期。至于十月,可以归而犹不至。故女心悲伤,而曰征夫亦可以暇矣。曷为而不归哉。或曰:兴也。”“郑氏曰:遣将帅及戍役,同歌同时,欲其同心也。反而劳之,异歌异日,殊尊卑也。《记》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义也。王氏曰:出而用兵,则均服同食,一众心也。入而振旅,则殊尊卑,辨贵贱,定众志也。范氏曰:出车劳率,故美其功,杕杜劳众,故极其情,先王以己之心为人之心,故能曲尽其情,使民忘其死以忠於上也。”

宋朱熹《诗集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左丘明《介之推不言禄》

下一篇:先秦·佚名《伊耆氏蜡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