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ūn
yáng
yáng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jūn
yáng
yáng
zuǒ
zhí
huáng
yòu
zhāo
yóu
fáng
zhǐ
jūn
táo
táo
zuǒ
zhí
dào
翿
yòu
zhāo
yóu
áo
zhǐ

译文

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快乐真不少!

逐句剖析

"君子阳阳":舞师喜洋洋,

# 阳阳:洋洋得意。,君子:指舞师。

"左执簧":左手握笙簧,

# 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右招我由房":右手招我奏“由房”,

# 由房:为一种房中乐。《毛传》:“由,用也。国君有房中之乐。”一说由房即游乐,“由”同“游”,“房”同“放”。,我:舞师(君子)的同事。

"其乐只且":心里乐又爽!

# 只且:语气词连用,没有实义。

"君子陶陶":舞师乐陶陶,

# 陶陶:和乐舒畅貌。

"左执翿":左手摇羽毛,

# 翿: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鸡羽毛做成,扇形。

"右招我由敖":右手招我奏“由敖”,

# 由敖:当为舞曲名,可能即《骜夏》。一说即游遨,“敖”同“邀”。《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郑笺》:“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于燕舞之位。

"其乐只且":快乐真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君子阳阳》出自中国古代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关于此诗主旨,一说描绘东周乐官演奏歌舞的场景;一说展现情人相约出游的画面;一说刻画丈夫邀请妻子共舞的情景,集中体现了君子因钟情音乐而获得的无限乐趣。全诗共两章,每章四句,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整体风格流畅优美。诗中通过“君子阳阳”与“君子陶陶”的反复咏唱,营造出回环复沓的韵律感;“左执簧,右招我由房”与“左执翿,右招我由敖”的对称句式,既细致勾勒出舞乐活动的具体场景,又暗含动作的连贯性。《君子阳阳》语言简洁明快,以凝练笔触生动勾勒出欢乐氛围,重章叠句的手法强化了抒情效果,充分展现了《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无论是周代贵族宴饮娱乐的生活场景,还是民间歌舞的欢快情境,都在诗中得以鲜活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君子阳阳》是《诗经》中一首佚名创作的乐舞诗。关于《王风·君子阳阳》的题旨背景,历来争论不一。据《毛诗序》记载,此诗反映东周王室衰微时乐官遭乱,相招下属归隐以全身远害的境遇;朱熹《诗集传》则解读为征夫归家与妻室自乐的场景,聚焦“房”字隐喻的夫妻之乐;现代学者余冠英结合《邶风·简兮》中伶官执籥秉翟的记载,认为此诗实写舞师与乐工执簧、执翿共舞的宫廷乐舞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国风·王风·君子阳阳》是《诗经》中的一首,属“宴饮”题材。全诗通过“君子阳阳,左执簧”的视觉意象与“其乐只且”的听觉渲染,展现周代贵族宴乐场景中男女相携共舞的欢乐图景,主题聚焦于礼乐文化中的和谐之美。展现了周代贵族的宴乐生活或民间歌舞场。

2. 写作手法

赋:“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与“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直接描写君子左手持乐器、右手招人共舞的动作,“执簧”“执翿”具体呈现其姿态,生动展现其快乐活泼之态,使欢乐场景跃然纸上,如临其境。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歌以两组生动的歌舞场景为核心共分二章,分别描绘了“由房”之奏与“由敖”之舞的独特画面。“由房”作为其中一组歌舞,据诸多学者考证,极有可能与“由庚”“由仪”等一样,同属笙乐范畴,并且被归为房中之乐。对于“由房”的性质,清代学者胡承珙在《毛诗后笺》中有着精当的论述,他指出“由房”所代表的房中乐,与庙朝之乐形成鲜明对比。人君于燕息闲暇之时所演奏的乐曲,并非用于庄重的庙堂祭祀或朝廷大典,故而以“房中”命名。另一组歌舞“由敖”同样引人关注,根据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的研究观点,“敖”很可能应读作“骜夏”之“骜”。在《周官・钟师》的记载中,曾提及演奏“九夏”,其中第九即为“骜夏”,由此推测“由敖”或许就是“骜夏”相关的舞蹈音乐。尽管岁月流逝,如今我们已难以确切知晓“由房”与“由敖”这两支舞曲的具体内容,但从诗中对君子(舞师)神态的描写——“阳阳”“陶陶”,便能感知到这两支舞乐欢快热烈的氛围。“阳阳”描绘出舞师神态自若、悠然自得的模样,“陶陶”则进一步展现出其陶醉于乐舞之中、怡然自乐的状态,从这些生动的神态刻画中,足以想见舞乐的欢愉感染力。诗中反复出现的“其乐只且”,更是将这种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关于“只”字的含义,存在诸多研究观点。在韩诗版本中,“只”写作“旨”。《诗三家义集疏》对其进行了解读,“旨”本义为美,“乐旨”也就是说这是美妙至极的音乐,言外之意便是欢乐达到了极致。这短短四字,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当时人们沉浸于乐舞之中,尽情享受欢乐的情景。

4. 作品点评

诗的格调流丽优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颇为轻快,演奏者本人也沉浸在欢乐之中,《程子遗书》提到:“阳阳,是自得之态。陶陶,是自乐的模样。这些都是不承担忧患责任,只求保全自身、自得其乐罢了。”由此可以想象,舞师与乐工都乐在其中。诗人身为乐工,在描写歌舞场面时笔触也就比较轻快,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截然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疑亦前篇妇人所作。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于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皆可谓贤矣。岂非先王之泽哉!或曰:序说亦通,宜更详之。

宋朱熹《诗集传》

# 读之有逸宕不群之概。

清牛运震《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下一篇:先秦·佚名《行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