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衣之宜兮":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得体,
# 宜:合适。指衣服合身。,缁衣:黑色的衣服,当时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衣服。
"敝予又改为兮":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衣衫。
# 改为:改制,改作。这是随着衣服的破烂程度而说的,以见其关心。,敝:同“弊”,破旧,穿破。
"适子之馆兮":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
# 馆:官舍,官署,客舍,住所。,适:往。
"还予授子之粲兮":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晚餐。
# 粲:粲:形容新衣鲜明的样子。,还:归回。一说通“旋”,归来。
"缁衣之好兮":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美好,
# 好:指缁衣美好。
"敝予又改造兮":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袍。
# 造:制作。
"适子之馆兮":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
"还予授子之粲兮":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菜肴。
# 粲:形容新衣鲜明的样子。一说“餐”的假借。
"缁衣之席兮":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舒展,
# 席:宽大舒适。古以宽大为美。
"敝予又改作兮":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衫。
"适子之馆兮":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
"还予授子之粲兮":等他回家来我端上一桌丰盛的好饭。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家庭亲情诗。诗歌通过温馨的文字,体现了浓厚的亲情,展现出抒情主人公对家人细致入微的关怀。
2. 写作手法
复沓:三章中“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仅更换“宜”“好”“席”和“为”“造”“作”等字,反复咏叹妻子愿为丈夫制作、改制缁衣的心意;每章末句“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完全重复,强化了妻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与深情,形成一唱三叹的韵律感。赋:全诗直叙妻子为丈夫制衣、盼其归的过程,如“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直接陈述妻子夸赞缁衣合身,承诺破旧后再改作,不借助比兴,直接铺陈其事,将妻子对丈夫的体贴之情直白展现。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宜”字形容黑色朝服极为合身,流露出抒情主人公对丈夫穿着的细致关注与由衷赞美。“敝予又改为兮”表明若朝服破旧,主人公甘愿重新制作,尽显体贴入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则是主人公对丈夫的温情叮嘱,盼其公事毕后归来试穿新衣,直白话语饱含深情。第二章:“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好”字再度强调朝服的得体,凸显主人公对丈夫外在形象的关切。“敝予又改造兮”,“改造”与首章“改为”同义,换词重申愿为丈夫制作新衣的心意,足见关怀深厚。末句“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与首章重复,加深情感表达,传递对丈夫的深切牵挂。第三章:“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席”字依然是对朝服合身的赞美,虽用词有变但表意相同。“敝予又改作兮”,“改作”与前两章“改为”“改造”语义相近,第三次坚定表达为丈夫制衣的决心,彰显深情不移。结尾“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的重复,形成一唱三叹的效果,淋漓尽致展现出主人公对丈夫细致入微的体贴与眷恋。
# 言子之服缁衣也,甚宜,敝则我将为子更为之,且将适子之馆,还又授子以粲,言好之无已也。
宋朱熹《诗集传》
# 只是改衣、适馆、授粲三事,写得绸缪缠绵。
清牛运震《诗志》
# “敝”字一句,“还”字一句,诗家折腰句之祖。
清陈继揆《读风臆补》
上一篇:先秦·韩非《师旷撞晋平公》
下一篇:先秦·屈原《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