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ǔ
kuáng
jiē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fèng
fèng
zhī
shuāi
wǎng
zhě
jiàn
lái
zhě
yóu
zhuī
ér
ér
jīn
zhī
cóng
zhèng
zhě
dài
ér

译文

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过去的事情已无法劝谏挽回。未来的事情还能够来得及追改。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处境都很危险啊。

逐句剖析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

"往者不可谏":过去的事情已无法劝谏挽回。

# 谏:止住,挽救。

"来者犹可追":未来的事情还能够来得及追改。

"已而已而":算了吧,算了吧,

# 已:罢休,停止。

"今之从政者殆而":如今那些从政的人处境都很危险啊。

# 殆: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楚狂接舆歌》是先秦时期创作的歌谣,作者不详,出自《论语·微子》,后司马迁《史记》录入《孔子世家》时有所文字增改,《庄子·人间世》也载有同名扩展版本。主题围绕对孔子周游列国、求仕行为的态度展开,借楚狂接舆之口,表达对乱世从政风险的警示与出世思想。运用比兴、层进式结构,通过三段式内容,先讽刺、再规劝、后警告。首句以“凤兮”起兴讽刺孔子德行“衰”,关联世道;中间劝诫“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其避乱;末句直言“今之从政者殆而”,警示从政危险。这首作品以简短歌谣,展现先秦隐士对乱世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楚狂接舆歌》收录于《论语》,这部经典著作由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计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要形式,辅以叙事体,集中呈现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政治理念、伦理思想、道德准则与教育主张。书中内容多为语录,虽文字简约,却蕴含深刻哲理。部分语句与篇章生动鲜活,别具韵味。其语言风格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却又意味深长。行文间流露出雍容平和、含蓄委婉的气质,常能在简短的对话与行为描写中,鲜活展现人物形象与思想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先秦歌谣。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起兴,借凤凰喻孔子,讽刺其在乱世求仕的行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诫孔子过去的事无法挽回,未来应避乱隐居;“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直言劝其停止奔走,指出当下从政之人处境危险,表达对乱世从政的警示与出世思想。

2. 分段赏析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开篇借“凤”喻孔子。凤凰在传说中对应“政治清明”,此时接舆却质问“何德之衰”,暗指世道混乱,孔子却如凤凰“不当世而出”,讽刺其乱世求仕的行为与“圣人应世”品德不符。“凤兮凤兮”的重复,强化呼唤与质疑语气,奠定讽刺基调,引发对孔子行为、世道环境的双重思考,短短数字,将隐士对乱世求仕的不认同,以形象比喻抛出,开启歌谣的讽劝逻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承接上文讽刺,转向劝诫。“往者不可谏”承认过去(孔子周游、求仕努力)无法改变,“来者犹可追”则劝其把握未来,隐含“乱世应避世隐居,而非奔走求仕”的主张。两句对仗工整,以简洁哲理,给孔子指出“迷途知返”的方向,从否定过去行为,到提供未来选择,让劝诫更具建设性,体现隐士对孔子的复杂态度—虽不认同乱世求仕,却仍希望其“改弦更张”,避免陷入危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前半句“已而已而”,以重复的叠词,强化“停止吧、算了吧”的呼吁,是对孔子“继续求仕”的直接劝阻;后半句“今之从政者殆而”,点明核心原因—当下从政之人处境危险,乱世中政治环境恶劣,奔走求仕难有作为,还会陷入困境。这两句将劝诫推向顶点,从呼吁行动停止,到揭示现实危险,完成对孔子乱世求仕的警示,也传递出先秦隐士出世避乱、远离政治漩涡的思想,让歌谣的讽劝意义完整落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楚人谣》

下一篇:先秦·屈原《九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