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u
màn
cǎo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yǒu
màn
cǎo
líng
tuán
yǒu
měi
rén
qīng
yáng
wǎn
xiè
hòu
xiāng
shì
yuàn
yǒu
màn
cǎo
líng
ráng
ráng
yǒu
měi
rén
wǎn
qīng
yáng
xiè
hòu
xiāng
xié
cáng

译文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满足我的心愿。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一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逐句剖析

"野有蔓草":野草蔓蔓连成片,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蔓延。一说茂盛。

"零露漙兮":草上露珠亮闪闪。

# 漙:露水圆团的样子。一说形容露水多。,零:降落。

"有美一人":一位美丽的姑娘,

"清扬婉兮":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

# 婉:美好。,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真正巧,

# 邂逅:不期而遇。

"适我愿兮":正好满足我的心愿。

# 适:满足,般配。

"野有蔓草":野草蔓蔓连成片,

"零露瀼瀼":草上露珠大又圆。

# 瀼:形容露水浓,多。

"有美一人":一位美丽的姑娘,

"婉如清扬":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一转,顾盼流转,妩媚动人。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真正巧,

"与子偕臧":与她幽会两心欢。

# 偕臧:一同藏匿,指消失这草木丛中。臧,同“藏”;一说善,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野有蔓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四言诗,创作于先秦时期,作者佚名。这是一首恋歌,描绘了一个露珠尚未干透的清晨,一对青年男女于田间路上意外相遇,彼此心生爱慕,欣喜之情难以抑制的场景。全诗共二章,采用重复叠咏的形式,每章六句,以两句为一层,依次分为写景、写人、抒情三个层次,展现出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人物与典型的情感。作为华夏先民对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所唱的赞歌,无论其是诗意的想象,还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此诗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与直率性,有别于后世那些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野有蔓草》是一首恋歌,描绘的是牧歌般的自由爱情。《毛诗序》认为这是美好心愿的诗意想象,曰:“《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所谓“思遇时”“思不期而会”,是指战乱现实中男女错过婚嫁时机,只能借诗歌表达心愿;诗意满足的背后是现实的缺憾。明代季本认为这是先民婚恋的真实写照,其《诗说解颐》曰:“男子遇女子野田草露之间,乐而赋此诗也。”今人多认同此说,且更明确提出这是一首情诗恋歌。从诗歌意境来看,《郑风·野有蔓草》确实是对先民自由婚恋的赞颂,但《毛诗序》对这首诗背景的分析,也不能看作是纯粹的主观臆测。《郑笺》说:“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月,草始生,霜为露也。《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春秋时期,战争频繁,人口稀少。统治者为了增加人口,允许大龄未婚男女在仲春时节自由相会、自由同居。《风》诗中有很多首诗都反映了这一情况,这首《野有蔓草》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恋歌。诗歌借清晨田间露未干时青年男女意外相遇的景象,写出了彼此心生爱慕的欣喜与原始纯朴的自由爱恋之情。

2. 写作手法

赋:“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直接铺陈美人的容貌(眉清目秀)与相遇的喜悦,以直白的笔触刻画男子对佳人的惊艳与心愿得偿的满足,如“清扬婉兮”细致描摹眼波流转的神态,“适我愿兮”直抒胸臆,展现先民率真的情感表达。起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以田野蔓草、晶莹露珠起兴,先绘春晨郊野之景,再引出“有美一人”的邂逅。蔓草的繁茂与露珠的圆润,既营造清新意境,又以自然景物的生机隐喻爱情的萌发,符合《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特征。重章叠句:两章仅改“漙兮”为“瀼瀼”、“婉兮”为“如清扬”、“适我愿”为“与子皆臧”,其余句式重复。如“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与“野有蔓草,零露瀼瀼”,通过叠句强化韵律,以露珠形态的细微变化(由圆转至浓重),层层递进地烘托男子从初见惊喜到愿与佳人偕美的情感深化。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两句是兼赋的兴句,勾勒出一派春草青青、露水晶莹的良辰美景。春晨的郊野,春草葳蕤生长,枝叶肆意蔓延,铺展成一片绿油油的景象;那嫩绿的春草叶片上,缀满了一颗颗圆滚滚的露珠,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折射出明澈而晶莹的光泽。就在这清丽、幽静的春晨郊野之中,“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一位美丽的姑娘默然含情,飘然而至,她那双如露珠般清澈晶莹的美丽眼眸,秋波流转间顾盼生辉,模样儿十分妩媚动人。这四句诗简直就像一幅春日丽人图,先细致地描绘出郊外的景色,再转而刻画人物的形象。而在那修长摇曳的蔓草、晶莹剔透的露珠与少女娇美的形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隐喻关系,能够引发人们丰富而美好的联想。“清扬婉兮”这一点睛之笔,极为生动地表现出了姑娘那令人惊叹的美丽。小伙子目睹这一切,心中的爱慕喜悦之情又怎么能不汹涌而出呢?“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两句诗里,既有对姑娘惊人美貌的赞叹,有对这场不期而遇的惊喜,更饱含着对爱神突然降临的那种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第二章前五句以重叠复唱的形式呈现,或许可以理解为小伙子在心情略微平复之后,向姑娘倾诉的那番爱慕之意和拳拳真情。然而,在这个人性质朴纯真的时代,又正值仲春时节男女可以自由相会的日子,根本不需要絮絮叨叨地长谈,更不必讲究那些繁文缛节。“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只要双方情投意合,就能结为百年好合;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自然可以永结同心,相守相依。

4. 作品点评

在这篇简短的抒情作品里,只有借助传神的“点睛”之笔,才能够把人物写得生动鲜活;而在陌生男女偶然相遇的时刻,双眼相互注视、面对面凝望,也是最为自然的神情。因此,这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虽然用了心思却显得极为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男女昏聚失时,邂逅相遇于野草之间。

宋欧阳修《诗本义》

# “婉如清扬”是倒句,亦是妙句。

清陈继揆《读风臆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诗经·邶风》《式微》

下一篇:先秦·佚名《苛政猛于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