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gāo
tái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2
lín
gāo
tái
gāo
tái
tiáo
jué
āi
yáo
xuān
gòu
cuī
wéi
luán
fèng
chuī
qīng
qiě
āi
kàn
cháng
ān
dào
gōu
cǎo
xié
duì
gān
quán
cāng
cāng
mào
líng
shù
gāo
tái
wàng
tóng
xiāng
jiā
cōng
cōng
dān
lóu
fēn
zhào
yào
耀
fáng
jǐn
diàn
殿
xiāng
líng
lóng
dōng
cháng
guān
西
zhǐ
wèi
yāng
gōng
chì
chéng
yìng
zhāo
绿
shù
yáo
chūn
fēng
tíng
bǎi
suì
kāi
xīn
shì
jiǎ
qiān
méng
fēn
zhū
lún
cuì
gài
shèng
chūn
dié
xiè
céng
yíng
xiāng
duì
yǒu
qīng
lóu
dào
zhōng
xiù
wén
chuāng
diāo
lóng
jǐn
qīn
luó
wéi
zhòu
wèi
kōng
píng
zhāo
yǎn
cuì
zhuāng
jìng
wǎn
kuī
hóng
wèi
jūn
ān
bǎo
é
méi
huā
cóng
chén
jiān
xiá
àn
jiāng
yún
jiān
yuè
míng
yuān
yāng
chí
shàng
liǎng
liǎng
fēi
fèng
huáng
lóu
xià
shuāng
shuāng
zhèng
jiā
yín
ān
xiù
shèng
fán
huá
lián
jīn
宿
chāng
jiā
chāng
jiā
shào
pín
dōng
yuán
táo
piàn
shí
chūn
jūn
kàn
jiù
gāo
tái
chù
bǎi
liáng
tóng
què
shēng
huáng
chén

译文

高台高耸入云,站在上面甚至产生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玉石栏杆,华丽的建筑物是多么高大,优美的音乐听起来是那么清丽哀婉。低头观看长安的街道,只见皇宫水沟里的草长得十分茂盛。斜前方是通往甘泉宫的大路,只见汉武帝陵园中的树木长得郁郁苍苍。站在高台向四周望去,景色大体相同,树木郁郁葱葱,象征着美好的气象。紫阁耸立,丹楼如霞,互相映衬,流光溢彩,以黄金为璧带,宫殿中装饰着和氏珍玉,精妙绝伦。向东与长乐宫连成一片,向西直指未央宫。赤城在朝阳映照下更加壮观,绿树在春风吹动下婆娑起舞。新市上,酒楼林立,集市鳞次栉比,上等宅第的屋脊重重叠叠,分明是外戚聚居的地方。朱红漆轮,翠羽华盖,看起来春风得意,高台楼阁互相对应。又在大路上有万丈高楼,门窗轩槛花纹图案都雕刻华美、精致。精致的衣服白天不打褶,华丽的罗帐夜夜都没有空缺。早晨翠屏环合,晚上妆镜映红。为君精心打扮,梳着漂亮的发髻,细而弯的眉毛,格外吸引人。晚上,花柳巷间车马奔驰,灰尘四起,这时明月初升,皎洁如素。鸳鸯池上双双出入,凤凰楼中男女成双成对,极尽欢娱。环境是这样美好,好时光怎么能放弃。银鞍绣毂满载富贵的人驶向妓院,今晚就在这儿过夜了。倡家少妇不要皱眉,容颜就像东园的桃李,马上就会凋谢。你看那旧时的高台,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早已为黄尘覆盖。

逐句剖析

"临高台":高台高耸入云,

"高台迢递绝浮埃":站在上面甚至产生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 浮埃:浮起的尘埃。,迢递:高耸的样子。

"瑶轩绮构何崔嵬":玉石栏杆,华丽的建筑物是多么高大,

# 崔嵬:高耸貌;高大貌。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鸾歌凤吹清且哀":优美的音乐听起来是那么清丽哀婉。

# 鸾歌凤吹:优美的音乐。凤吹,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

"俯瞰长安道":低头观看长安的街道,

# 长安道:长安城内的街道。,俯瞰:低头下看。

"萋萋御沟草":只见皇宫水沟里的草长得十分茂盛。

# 御沟:流经皇宫的水沟。,萋萋:茂盛的样子。

"斜对甘泉路":斜前方是通往甘泉宫的大路,

# 甘泉:秦汉甘泉宫,一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甘泉山。

"苍苍茂陵树":只见汉武帝陵园中的树木长得郁郁苍苍。

# 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高台四望同":站在高台向四周望去,

"帝乡佳气郁葱葱":景色大体相同,树木郁郁葱葱,象征着美好的气象。

# 佳气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泛指美好的风光。,帝乡:帝都。帝王的故乡。一本无此二字。

"紫阁丹楼纷照耀":紫阁耸立,丹楼如霞,互相映衬,流光溢彩,

# 丹楼:红楼。多指宫、观。,紫阁: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璧房锦殿相玲珑":以黄金为璧带,宫殿中装饰着和氏珍玉,精妙绝伦。

# 璧房锦殿相玲珑:《三辅黄图》卷二载,未央宫“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璧房,存放玉璧的房屋。以璧玉装饰的房屋。泛指华美的房屋。锦殿,锦色的殿堂。

"东弥长乐观":向东与长乐宫连成一片,

# 长乐观:即长乐宫。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汉高祖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汉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为太后居地。,弥:遍,满。

"西指未央宫":向西直指未央宫。

# 未央宫: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高祖七年(前200)萧何主持建造,周围二十八里,非常壮丽。

"赤城映朝日":赤城在朝阳映照下更加壮观,

# 赤城: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绿树摇春风":绿树在春风吹动下婆娑起舞。

"旗亭百隧开新市":新市上,酒楼林立,集市鳞次栉比,

# 新市:新的集市。,旗亭百隧:张衡《西京赋》云:“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旗亭,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隧,摆摊卖货的地方。

"甲第千甍分戚里":上等宅第的屋脊重重叠叠,分明是外戚聚居的地方。

# 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泛指亲戚邻里。,甍:屋脊。,甲第:上等宅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朱轮翠盖不胜春":朱红漆轮,翠羽华盖,看起来春风得意,

# 不胜:不尽。,翠盖:翠羽装饰的华盖。,朱轮:显贵乘坐的车,车轮用朱红油漆。

"叠榭层楹相对起":高台楼阁互相对应。

# 层楹:层层门楹,指高楼。楹,堂屋前部的柱子。,叠榭:层层叠叠的轩榭。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复有青楼大道中":又在大路上有万丈高楼,

# 复有青楼大道中:从《古乐府》“大路起青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句中化出。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绣户文窗雕绮栊":门窗轩槛花纹图案都雕刻华美、精致。

# 绮栊:犹绮疏。雕绘美丽的窗户。栊,窗棂木。,文窗:刻镂文彩的窗。窗,亦借指房舍。,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锦衾夜不襞":精致的衣服白天不打褶,

# 襞: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上的皱纹。,夜:一作“昼”。

"罗帷昼未空":华丽的罗帐夜夜都没有空缺。

# 昼:一作“夕”。,罗帷:锦罗帷幔,丝制帷幔。

"歌屏朝掩翠":早晨翠屏环合,

# 掩翠:遮掩翠色。,歌屏:歌舞用的屏风。

"妆镜晚窥红":晚上妆镜映红。

# 窥红:看红妆。

"为君安宝髻":为君精心打扮,梳着漂亮的发髻,

# 宝髻:妇女发髻的一种。髻,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君:指妓女。一作“吾”。

"蛾眉罢花丛":细而弯的眉毛,格外吸引人。

# 罢:休。罢废。,蛾眉: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

"尘间狭路黯将暮":晚上,花柳巷间车马奔驰,灰尘四起,

# 黯:昏黑。,尘间狭路:一作“狭路尘间”。尘间,红尘间,人间。狭路,原指窄小的路。在这里借指花柳巷。

"云间月色明如素":这时明月初升,皎洁如素。

# 素:洁白。,云间:一作“云开”。

"鸳鸯池上两两飞":鸳鸯池上双双出入,

# 鸳鸯池上两两飞:化用《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诗句。这里用鸳鸯指代像鸳鸯成双成对出入的贵族绅士。

"凤凰楼下双双度":凤凰楼中男女成双成对,极尽欢娱。

# 凤凰楼下双双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这里用凤凰指代贵族绅士。

"物色正如此":环境是这样美好,

# 物色:景物。

"佳期那不顾":好时光怎么能放弃。

"银鞍绣毂盛繁华":银鞍绣毂满载富贵的人驶向妓院,

# 绣毂:锦绣车毂。,鞍:马鞍。

"可怜今夜宿娼家":今晚就在这儿过夜了。

# 娼家: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称妓女。

"娼家少妇不须颦":倡家少妇不要皱眉,

# 颦:古同“颦”,皱眉。

"东园桃李片时春":容颜就像东园的桃李,马上就会凋谢。

# 东园:泛指园圃。指汉孝宣王皇后陵墓。因位于宣帝陵东,故称。

"君看旧日高台处":你看那旧时的高台,

"柏梁铜雀生黄尘":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早已为黄尘覆盖。

# 铜雀: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铜雀台,台上有一百二十间房屋,并在楼顶铸造大铜雀,因此而得名。曹操临终时对诸子遗命:死后将其葬在邺城的西冈,诸妾与伎人都著铜雀台,台上放置床帐,每月初一、十五向帐前作伎,诸子登台望他的西陵墓田。后人悲其意而作歌咏。,柏梁:柏梁台,在长安城北门内。汉武帝元鼎二年(115)时修筑,用香柏为梁。汉武帝曾经在上面置酒,下诏令群臣和诗,能作七言诗的人才能登上此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高台》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前半部分以登高视角铺陈长安城的宏伟景象:高台巍峨绝尘,宫阙丹楼辉映天日,外戚府第鳞次栉比,街道市集繁华喧闹;后半部分笔锋陡转,聚焦青楼画阁的奢靡生活与纨绔子弟的享乐心态,揭露权贵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全诗通过铺叙与对比手法,既展现盛唐长安的壮丽图景,又暗含对繁华易逝的警醒,堪称一幅反映初唐社会风貌的风俗长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临高台》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名,见《乐府诗集》卷一六引《古今乐录》。此诗是王勃担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此诗创作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前后,是诗人登临高台远眺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讽喻诗​​,也是一首​​社会批判诗​​。全诗借​​长安城的宏伟建筑、市井繁华与权贵奢靡景象​​,写出了盛唐表面的壮丽气象,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

2. 写作手法

渲染:“鸾歌凤吹清且哀”和“云间月色明如素”描绘了繁华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哀婉和繁华交织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盛世的辉煌,为了后面的转折做铺垫,最终引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铺陈:诗中以密集的意象群描绘长安建筑的恢弘与奢华,如​“瑶轩绮构何崔嵬,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突出宫殿的富丽堂皇;​“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强化市场与宅邸的密集,展现都市的繁荣景象,通过层层铺陈,展示长安的繁华,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3. 分段赏析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首句以“迢递绝浮埃”点明高台凌空之姿,暗喻超脱尘世。后三句以“瑶轩”(玉石栏杆)、“绮构”(雕饰楼阁)、“鸾歌凤吹”(仙乐)等意象,构建出神话般的华美世界。“崔嵬”形容高耸,“清且哀”的乐声反衬建筑之肃穆,奠定全诗壮丽基调。“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视角下移,俯瞰长安街道与御沟杂草,远眺甘泉宫古道与茂陵林木。“萋萋”“苍苍”以草木繁茂暗示历史沧桑,与高台之“绝浮埃”形成时空张力,暗含对盛衰的哲思。“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四望同”强化视野的广阔性,“郁葱葱”渲染帝都祥瑞之气。“紫阁丹楼”以朱红、青碧色彩对比,“璧房锦殿”以黄金璧带、和氏玉饰铺陈,极写宫殿的富丽堂皇,展现大唐气象。“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空间铺排转向东西轴线:东至长乐宫,西连未央宫,赤城(宫殿名)与绿树在朝日春风中交相辉映,以“赤”“绿”色彩对比,构建动态的盛世图景。“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旗亭”(酒楼)、“百隧”(密集街巷)、“甲第”(权贵宅邸)等意象,从商业与贵族区两个维度铺陈都市繁华。“百隧”“千甍”的夸张数量词,配合“不胜春”的拟人化描写,凸显奢靡氛围。“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笔锋转向青楼场景。“青楼”直指妓院,“绣户文窗”以刺绣纹饰的门窗细节,暗示娼妓群体的精致包装,为后文批判埋下伏笔。“锦衾昼不襞,罗帷夕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连续四组动作描写权贵生活的荒淫:华服昼不整理、罗帐夜不空置、晨昏更迭间屏风与妆镜始终相伴。“昼不襞”“夕未空”的时间循环,揭示纵情享乐的日常化。“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聚焦娼妓梳妆细节:“安宝髻”“罢花丛”指代精心打扮。“狭路黯暮”与“月色明素”形成明暗对比,隐喻娼妓在污浊环境中强颜欢笑的生存状态。“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以禽鸟双栖反讽人类情感虚伪。“鸳鸯”“凤凰”象征美好,却与“池上飞”“楼下度”的短暂交集形成对比,暗示权贵关系的功利性。“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物色”总括前文繁华,“佳期不顾”批判及时行乐的堕落。“银鞍绣毂”(华美车马)与“宿倡家”(出入妓院)的突转,揭露统治阶层精神空虚的本质。“娼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不须嚬”(不必忧愁)实为对娼妓命运的悲悯。“桃李片时春”以花期短暂隐喻青春易逝,直指权力体系对女性的剥削。“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结尾以历史废墟收束:柏梁台(汉武帝所建)、铜雀台(曹操所建)如今黄尘覆盖,将当下奢靡与历史衰败并置。

4. 作品点评

王勃的《临高台》与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同为初唐歌行体作品,均以长安城为核心意象展开铺陈。作为大唐帝国的政治中枢与世界级都市,长安的盛景成为折射时代风貌的重要窗口。王诗通过"瑶轩绮构""紫阁丹楼"等意象群,全景式展现了贞观至高宗前期"郁葱葱"的盛世气象,既呼应了诗人对时代精神的礼赞,又暗含对权贵奢靡生活的批判——"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等句,以朱轮翠盖与倡家娼楼的对比,揭示了繁华表象下的腐朽本质。相较于卢、骆之作对都市生态的广角扫描,王诗在题材广度与社会剖析深度上稍显局限,在艺术成就上也稍逊一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不过是登高台望见许多景物耳。铺叙优柔,不觉重复,然无大兴意,所以为初唐。一结收拾较安稳。

明顾璘《批点唐音》

# 通篇侈陈壮丽,而以繁华不久终之,仍是临望伤情之旨。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何《织鸟》

下一篇:唐·李贺《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三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