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高台高耸入云,
"高台迢递绝浮埃":站在上面甚至产生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 浮埃:浮起的尘埃。,迢递:高耸的样子。
"瑶轩绮构何崔嵬":玉石栏杆,华丽的建筑物是多么高大,
# 崔嵬:高耸貌;高大貌。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鸾歌凤吹清且哀":优美的音乐听起来是那么清丽哀婉。
# 鸾歌凤吹:优美的音乐。凤吹,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
"俯瞰长安道":低头观看长安的街道,
# 长安道:长安城内的街道。,俯瞰:低头下看。
"萋萋御沟草":只见皇宫水沟里的草长得十分茂盛。
# 御沟:流经皇宫的水沟。,萋萋:茂盛的样子。
"斜对甘泉路":斜前方是通往甘泉宫的大路,
# 甘泉:秦汉甘泉宫,一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甘泉山。
"苍苍茂陵树":只见汉武帝陵园中的树木长得郁郁苍苍。
# 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高台四望同":站在高台向四周望去,
"帝乡佳气郁葱葱":景色大体相同,树木郁郁葱葱,象征着美好的气象。
# 佳气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泛指美好的风光。,帝乡:帝都。帝王的故乡。一本无此二字。
"紫阁丹楼纷照耀":紫阁耸立,丹楼如霞,互相映衬,流光溢彩,
# 丹楼:红楼。多指宫、观。,紫阁: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璧房锦殿相玲珑":以黄金为璧带,宫殿中装饰着和氏珍玉,精妙绝伦。
# 璧房锦殿相玲珑:《三辅黄图》卷二载,未央宫“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璧房,存放玉璧的房屋。以璧玉装饰的房屋。泛指华美的房屋。锦殿,锦色的殿堂。
"东弥长乐观":向东与长乐宫连成一片,
# 长乐观:即长乐宫。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汉高祖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汉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为太后居地。,弥:遍,满。
"西指未央宫":向西直指未央宫。
# 未央宫:汉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高祖七年(前200)萧何主持建造,周围二十八里,非常壮丽。
"赤城映朝日":赤城在朝阳映照下更加壮观,
# 赤城: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绿树摇春风":绿树在春风吹动下婆娑起舞。
"旗亭百隧开新市":新市上,酒楼林立,集市鳞次栉比,
# 新市:新的集市。,旗亭百隧:张衡《西京赋》云:“旗亭五重,俯察百隧。”旗亭,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隧,摆摊卖货的地方。
"甲第千甍分戚里":上等宅第的屋脊重重叠叠,分明是外戚聚居的地方。
# 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泛指亲戚邻里。,甍:屋脊。,甲第:上等宅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朱轮翠盖不胜春":朱红漆轮,翠羽华盖,看起来春风得意,
# 不胜:不尽。,翠盖:翠羽装饰的华盖。,朱轮:显贵乘坐的车,车轮用朱红油漆。
"叠榭层楹相对起":高台楼阁互相对应。
# 层楹:层层门楹,指高楼。楹,堂屋前部的柱子。,叠榭:层层叠叠的轩榭。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复有青楼大道中":又在大路上有万丈高楼,
# 复有青楼大道中:从《古乐府》“大路起青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句中化出。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绣户文窗雕绮栊":门窗轩槛花纹图案都雕刻华美、精致。
# 绮栊:犹绮疏。雕绘美丽的窗户。栊,窗棂木。,文窗:刻镂文彩的窗。窗,亦借指房舍。,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锦衾夜不襞":精致的衣服白天不打褶,
# 襞: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上的皱纹。,夜:一作“昼”。
"罗帷昼未空":华丽的罗帐夜夜都没有空缺。
# 昼:一作“夕”。,罗帷:锦罗帷幔,丝制帷幔。
"歌屏朝掩翠":早晨翠屏环合,
# 掩翠:遮掩翠色。,歌屏:歌舞用的屏风。
"妆镜晚窥红":晚上妆镜映红。
# 窥红:看红妆。
"为君安宝髻":为君精心打扮,梳着漂亮的发髻,
# 宝髻:妇女发髻的一种。髻,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君:指妓女。一作“吾”。
"蛾眉罢花丛":细而弯的眉毛,格外吸引人。
# 罢:休。罢废。,蛾眉: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
"尘间狭路黯将暮":晚上,花柳巷间车马奔驰,灰尘四起,
# 黯:昏黑。,尘间狭路:一作“狭路尘间”。尘间,红尘间,人间。狭路,原指窄小的路。在这里借指花柳巷。
"云间月色明如素":这时明月初升,皎洁如素。
# 素:洁白。,云间:一作“云开”。
"鸳鸯池上两两飞":鸳鸯池上双双出入,
# 鸳鸯池上两两飞:化用《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诗句。这里用鸳鸯指代像鸳鸯成双成对出入的贵族绅士。
"凤凰楼下双双度":凤凰楼中男女成双成对,极尽欢娱。
# 凤凰楼下双双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这里用凤凰指代贵族绅士。
"物色正如此":环境是这样美好,
# 物色:景物。
"佳期那不顾":好时光怎么能放弃。
"银鞍绣毂盛繁华":银鞍绣毂满载富贵的人驶向妓院,
# 绣毂:锦绣车毂。,鞍:马鞍。
"可怜今夜宿娼家":今晚就在这儿过夜了。
# 娼家: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称妓女。
"娼家少妇不须颦":倡家少妇不要皱眉,
# 颦:古同“颦”,皱眉。
"东园桃李片时春":容颜就像东园的桃李,马上就会凋谢。
# 东园:泛指园圃。指汉孝宣王皇后陵墓。因位于宣帝陵东,故称。
"君看旧日高台处":你看那旧时的高台,
"柏梁铜雀生黄尘":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早已为黄尘覆盖。
# 铜雀: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铜雀台,台上有一百二十间房屋,并在楼顶铸造大铜雀,因此而得名。曹操临终时对诸子遗命:死后将其葬在邺城的西冈,诸妾与伎人都著铜雀台,台上放置床帐,每月初一、十五向帐前作伎,诸子登台望他的西陵墓田。后人悲其意而作歌咏。,柏梁:柏梁台,在长安城北门内。汉武帝元鼎二年(115)时修筑,用香柏为梁。汉武帝曾经在上面置酒,下诏令群臣和诗,能作七言诗的人才能登上此台。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讽喻诗,也是一首社会批判诗。全诗借长安城的宏伟建筑、市井繁华与权贵奢靡景象,写出了盛唐表面的壮丽气象,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
2. 写作手法
渲染:“鸾歌凤吹清且哀”和“云间月色明如素”描绘了繁华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哀婉和繁华交织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盛世的辉煌,为了后面的转折做铺垫,最终引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铺陈:诗中以密集的意象群描绘长安建筑的恢弘与奢华,如“瑶轩绮构何崔嵬,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突出宫殿的富丽堂皇;“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强化市场与宅邸的密集,展现都市的繁荣景象,通过层层铺陈,展示长安的繁华,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3. 分段赏析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首句以“迢递绝浮埃”点明高台凌空之姿,暗喻超脱尘世。后三句以“瑶轩”(玉石栏杆)、“绮构”(雕饰楼阁)、“鸾歌凤吹”(仙乐)等意象,构建出神话般的华美世界。“崔嵬”形容高耸,“清且哀”的乐声反衬建筑之肃穆,奠定全诗壮丽基调。“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视角下移,俯瞰长安街道与御沟杂草,远眺甘泉宫古道与茂陵林木。“萋萋”“苍苍”以草木繁茂暗示历史沧桑,与高台之“绝浮埃”形成时空张力,暗含对盛衰的哲思。“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四望同”强化视野的广阔性,“郁葱葱”渲染帝都祥瑞之气。“紫阁丹楼”以朱红、青碧色彩对比,“璧房锦殿”以黄金璧带、和氏玉饰铺陈,极写宫殿的富丽堂皇,展现大唐气象。“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空间铺排转向东西轴线:东至长乐宫,西连未央宫,赤城(宫殿名)与绿树在朝日春风中交相辉映,以“赤”“绿”色彩对比,构建动态的盛世图景。“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旗亭”(酒楼)、“百隧”(密集街巷)、“甲第”(权贵宅邸)等意象,从商业与贵族区两个维度铺陈都市繁华。“百隧”“千甍”的夸张数量词,配合“不胜春”的拟人化描写,凸显奢靡氛围。“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笔锋转向青楼场景。“青楼”直指妓院,“绣户文窗”以刺绣纹饰的门窗细节,暗示娼妓群体的精致包装,为后文批判埋下伏笔。“锦衾昼不襞,罗帷夕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连续四组动作描写权贵生活的荒淫:华服昼不整理、罗帐夜不空置、晨昏更迭间屏风与妆镜始终相伴。“昼不襞”“夕未空”的时间循环,揭示纵情享乐的日常化。“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聚焦娼妓梳妆细节:“安宝髻”“罢花丛”指代精心打扮。“狭路黯暮”与“月色明素”形成明暗对比,隐喻娼妓在污浊环境中强颜欢笑的生存状态。“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以禽鸟双栖反讽人类情感虚伪。“鸳鸯”“凤凰”象征美好,却与“池上飞”“楼下度”的短暂交集形成对比,暗示权贵关系的功利性。“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物色”总括前文繁华,“佳期不顾”批判及时行乐的堕落。“银鞍绣毂”(华美车马)与“宿倡家”(出入妓院)的突转,揭露统治阶层精神空虚的本质。“娼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不须嚬”(不必忧愁)实为对娼妓命运的悲悯。“桃李片时春”以花期短暂隐喻青春易逝,直指权力体系对女性的剥削。“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结尾以历史废墟收束:柏梁台(汉武帝所建)、铜雀台(曹操所建)如今黄尘覆盖,将当下奢靡与历史衰败并置。
4. 作品点评
王勃的《临高台》与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同为初唐歌行体作品,均以长安城为核心意象展开铺陈。作为大唐帝国的政治中枢与世界级都市,长安的盛景成为折射时代风貌的重要窗口。王诗通过"瑶轩绮构""紫阁丹楼"等意象群,全景式展现了贞观至高宗前期"郁葱葱"的盛世气象,既呼应了诗人对时代精神的礼赞,又暗含对权贵奢靡生活的批判——"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等句,以朱轮翠盖与倡家娼楼的对比,揭示了繁华表象下的腐朽本质。相较于卢、骆之作对都市生态的广角扫描,王诗在题材广度与社会剖析深度上稍显局限,在艺术成就上也稍逊一筹。
# 此诗不过是登高台望见许多景物耳。铺叙优柔,不觉重复,然无大兴意,所以为初唐。一结收拾较安稳。
明顾璘《批点唐音》
# 通篇侈陈壮丽,而以繁华不久终之,仍是临望伤情之旨。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
上一篇:唐·张何《织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