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2
céng
wéi
lǎo
shén
běn
shì
hán
sōng
wén
ruì
luò
zhōng
qiān
nián
yóu

译文

琥珀曾经是老茯苓的根部,本来是寒冷松树的树脂。蚊虫掉落在里面,过了千年还能看得见。

逐句剖析

"曾为老茯神":琥珀曾经是老茯苓的根部,

# 茯神:茯苓。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

"本是寒松液":本来是寒冷松树的树脂。

"蚊蚋落其中":蚊虫掉落在里面,

# 蚊蚋:蚊子。

"千年犹可觌":过了千年还能看得见。

# 觌: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琥珀》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琥珀为题材,描绘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通过对琥珀形成过程的写实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同时,通过对比琥珀的古老与昆虫的微小,突出了时间的久远和自然的神奇。首句诗人提到琥珀曾经是茯苓,这里用“老茯神”形象地描绘了琥珀的古老和神秘。次句诗人揭示了琥珀的真正来源,即松树的树脂。第三句诗人提到昆虫落入树脂中,被包裹起来。末句诗人指出这些昆虫在琥珀中保存了千年,依然清晰可见。这首诗通过对琥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诗人开篇点明琥珀的来源,指出它原本是松树的树脂,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和变化,形成了珍贵的琥珀。这里的“老茯神”指的是茯苓,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真菌,常与琥珀一同出土,因此被用来比喻琥珀的古老和珍贵。而“寒松液”则直接说明了琥珀的原始形态,即松树的树脂。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突出了其珍贵和稀有。后两句:“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琥珀的特点,指出即使经过千年的时间,琥珀中的蚊蚋等小昆虫依然清晰可见。这里的“蚊蚋落其中”形象地描绘了琥珀的透明度和保存能力,而“千年犹可觌”则强调了琥珀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琥珀的物理特性,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世民《冬日临昆明池》

下一篇:唐·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