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带事远方":整理衣带准备远行,
"六亲相决绝":与所有亲人断绝关系。
"明日疆场人":明天就要上战场的人,
"今日尊酒别":今夜举杯痛别。
"远人语六亲":远行的人安慰亲人,
"此行勿啼血":此去切勿哭出血泪。
"丈夫急国难":大丈夫为国解难,
"草莽亦臣节":即使是草野之民也尽忠职守。
"中宵闻点兵":半夜传来点兵号令,
"慷慨荷长戟":激昂地扛起长矛。
"落月光亏蔽":残缺的月光笼罩大地,
"泉流水呜咽":泉水的呜咽声令人心碎。
"同行各有类":同行的士兵各有模样,
"宛马蹄踣铁":战马铁蹄踏碎石块。
"临敌愤欲前":面对敌人愤然欲战,
"贼势颇猖獗":叛军气势却异常猖獗。
"至尊日西顾":皇帝在西陲焦虑远望,
"屈指大献捷":屈指计算着大捷日期。
"嗟域羊将狼":可笑用羊将狼,
"情事不可说":内情难以言说。
"前日侦者至":前日侦察兵到来,
"愿即受羁绁":甘愿被捆绑押送。
"幕府为解颐":军营里欢声笑语,
"辕门尽欢悦":辕门前一片喜庆。
"革面未旬日":刚改过十天,
"仍复据其穴":又重新占据巢穴。
"全楚人刳屠":整个楚地遭屠戮,
"中州土崩裂":中原大地土崩瓦解。
"王孙屡婴祸":王孙贵族屡遭灾祸,
"宰相实塞拙":宰相实在昏庸无能。
"悔罪独雉经":叛军自缢谢罪,
"谁云是明哲":谁说这是明智之举。
"我本远戍人":我本是戍边之人,
"顾此愤益切":见此情景愈发愤慨。
"进止莫敢议":进退不敢多言,
"吞声驻冰雪":只能沉默地驻守冰雪之地。
1. 分段赏析
“结带事远方,六亲相决绝”两句描绘了战士即将奔赴远方作战,与六亲分离决绝的场景。“结带”形象地写出了战士整装待发的状态,“六亲相决绝”直白地表达出与亲人离别的痛苦与无奈,为全诗奠定了悲伤而沉重的基调。“明日疆场人,今日尊酒别”这两句写战士明日就要成为奔赴疆场之人,今日还能与亲人朋友以酒作别。“明日”与“今日”的时间对比,突出了战士即将面临生死未卜的处境,而尊酒送别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悲壮感。“远人语六亲,此行勿啼血”描写即将远行的战士劝慰六亲,让他们不要过度悲伤啼哭。“远人”指即将出征的战士,“语”字体现出战士对亲人的安慰之情,也展现出战士的坚强与勇敢,即使即将面临危险,仍能安慰亲人。“丈夫急国难,草莽亦臣节”这两句战士表明自己的心声,大丈夫应当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即使是身处草莽的普通人也应尽到臣子的气节。体现出战士高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强调了为国效力的大义。“中宵闻点兵,慷慨荷长戟”写在半夜听闻点兵的消息,战士们慷慨地拿起长戟准备出征。“中宵”点明时间的紧急,“慷慨”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战士们虽仓促但却充满豪情壮志的状态,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落月光亏蔽,泉流水呜咽”这两句是写景,黯淡的月光被遮蔽,泉水流淌发出呜咽之声。通过对月色和泉水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烘托出战士们出征时内心的沉重和悲伤,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同行各有类,宛马蹄踣铁”描绘了一同出征的人各有不同,但所骑的宛马却蹄踏如铁般有力。“同行各有类”体现出出征队伍的多样性,“宛马蹄踣铁”则通过对马的描写,侧面表现出战士们奔赴战场时的气势和决心。“临敌愤欲前,贼势颇猖獗”写出战士们面临敌人时义愤填膺,想要奋勇向前,然而敌人的势力却十分猖獗。“愤欲前”表现出战士们的战斗激情和勇气,“贼势颇猖獗”则强调了敌人的强大,为战士们的战斗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至尊日西顾,屈指大献捷”意思是皇帝每天向西顾盼,屈指计算着希望能大获全胜、献上捷报。“至尊”指皇帝,“西顾”形象地写出皇帝对战争的关注,“屈指大献捷”则表现出皇帝对胜利的期盼,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争局势的严峻。“嗟域羊将狼,情事不可说”表达了诗人对将领中“羊”一样无能之人和“狼”一样凶狠贪婪之人并存的感慨,其中的复杂情事难以言说。“羊将狼”运用比喻,形象地指出将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文战争失败的原因埋下伏笔。“前日侦者至,愿即受羁绁”写前些日子侦察的人回来报告,敌人表示愿意接受约束归降。“侦者至”说明有侦察的行动,“愿即受羁绁”看似是好消息,却为后文的反转做了铺垫。“幕府为解颐,辕门尽欢悦”描绘幕府中的人为此而高兴,军营中都充满了喜悦的氛围。“解颐”“欢悦”生动地写出众人听到敌人愿归降消息后的反应,表现出他们的轻信和盲目乐观。“革面未旬日,仍复据其穴”意思是敌人改变态度还不到十天,就又重新占据了他们的巢穴。“革面”指改变态度,“未旬日”强调时间之短,这一句揭示了敌人的狡猾和不可信,也让前文众人的喜悦变得十分讽刺。“全楚人刳屠,中州土崩裂”写出楚国全境的百姓遭到屠杀,中原地区也土崩瓦解。“刳屠”“土崩裂”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国家局势的危急,体现出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局势的忧虑。“王孙屡婴祸,宰相实塞拙”指出贵族子弟多次遭受灾祸,而宰相实在是昏庸无能。“王孙屡婴祸”说明战争对贵族阶层也造成了影响,“宰相实塞拙”直接批评了宰相的失职,认为其无能是导致局势恶化的原因之一。“悔罪独雉经,谁云是明哲”说宰相因悔罪而独自上吊自杀,可谁能说这是明智之举呢。“雉经”指上吊自杀,这一句对宰相的自杀行为进行了评价,认为他的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不能称之为明智。“我本远戍人,顾此愤益切”诗人表明自己本就是远在边疆戍守的人,看到这些情况,心中的愤怒更加深切。“远戍人”点明诗人的身份,“愤益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战争局势、朝廷无能等情况的愤怒之情。“进止莫敢议,吞声驻冰雪”写诗人虽然心中愤怒,但对于军队的进退等事情不敢议论,只能忍气吞声地驻守在冰雪之中。“莫敢议”体现出诗人的无奈和畏惧,“吞声驻冰雪”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和内心的压抑。
下一篇:清·徐搢珊《打麦词八首 其八》